课件编号9776805

北京市精华学校2020年高考三模(考前测试)试卷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547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精华,学校,2020年,高考,三模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京市精华学校2020年高考三模(考前测试)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2020·北京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医学发展历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瘟疫理论创新发展于汉末与明末清初,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两个重要历史阶段。一是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二是明末清初“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提出温病辩病辩证方法,丰富发展了瘟疫理论与实践。瘟疫理论的核心包括张仲景“六经辨证”、吴有性《温疫论》“表里九传静证”、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静证”等。 这些辩证方法对指导中医防治瘟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清代瘟疫流行超过任何时期,正是由于中医瘟疫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应用,清代,我国人口数量没有因瘟疫而减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传染性疾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应有作用,许多有效方法至今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中国内地SARS发病最严重,然而治疗效果最好,死亡率远低于平均死亡率,这得益于国家推进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去年12月至今,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生活秋序,令世人关注。中医根据病例分析,新发病例多以寒热毒邪错杂、损伤正气为特点,邪居肺卫与少阳,故出现发热或无热、乏力、干咳,或恶心、胸闷、苔白或黄等症,治宣和解少阳、清热宣肺、益气解毒,可用小柴胡汤与升降散加减。邪气入里化热而毒热壅盛,肺失宣降,可见发热、咳吐黄痰,气促胸闷、乏力日甚,舌红苔黄等症,可用宣白承气汤、桔梗汤加减;至于寒盛伤及脾阳而腹泻或热伤气阴而气阴两虚可随证施治。疫情极期如毒热内盛,肺气郁闭,内闭外脱当用开窍醒神、固脱等救急方法。同时重视发挥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毒刮作用小、减少西药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有效治疗了新冠状病毒感染,提高了感染人群痊愈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取材自《中医中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材料二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是基于对人的观察、实践与研究,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和理论体系。根据人体的生命信息把握健康与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整体状态(辨证),确定相应养生保健与治疗原则和方法(论治)。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细菌、病毒侵犯人体后机体综合反映所表现的外在征象进行分析,根据病邪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失调的病变机理,综合判断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无论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注重自然界变化特点、人的身体状况与疫病的演变规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调动体内抗病能力与抗细菌和抗病毒相结合,有利于早期有效干预,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 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特别重视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对于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尤其重视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因素。结合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脏腑和调理念和中医诊疗模式,在瘟疫流行时期,对易感正常人群、无明确病因而异常症状或确诊瘟疫病人均可有效防治。这也是面对新发病因不明传染性疾病,不需要明确病原体,根据时令气候变化症状和体征来诊治病人,达到有效防控疫情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瘟疫不是单纯与病毒对抗,而是注重驱邪与扶正并举,使邪有出路,正气得复。我们在临床运用透表解毒法治疗各种流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瘟疫理论及对SARS的认识优化了中药处方,形成中药复方制剂———金柴抗病毒胶囊,是2003年被证实对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复方。研究显示:金柴抗病毒胶囊对冠状病毒、流感、副流感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