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曲靖模拟)陶寺遗址发掘的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种规格的墓葬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这说明本时期( ) A. 黄河中游成为文化中心 B.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D. 生产分工日趋精密细致 【答案】 B 【考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陶寺遗址随葬品丰富,大多数墓葬内无随葬品,表明阶级已经出现,社会分化明显,故选B项; 未与其它地区作比较,无法得出A项; C、D均未涉及。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进而分析得出当时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2021·曲靖模拟)由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 )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柳宗元《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藏书》 A. 秦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 郡县制度利于中央集权 C. 强盛的秦朝存在严重的政治危机 D. 历代高度评价秦始皇统一和秦制 【答案】 D 【考点】秦朝的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据表格信息可知其高度评价秦的统一及皇帝制度、法律制度,故选D项。 仅《史记李斯列传》涉及秦朝制定法律,未全面表述材料,排除A项; 《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肯定秦建立的郡县制度,与材料中“明度”、“海内为一”等关键词无关,排除B项; 成立强调的是秦的统一与秦制的历史地位,不是秦朝的暴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统一,结合题干信息“明法度”、“海内为一”、“其为制,公之大者也。”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 本题结合秦朝统一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3.(2021·曲靖模拟)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变化的情况。据此可推知,我国古代( ) A. 后期人口激增源于“世界市场”的推动 B. 经济重心南移是人口布局变化主要因素 C. 人少地多现状推动多子多福观念形成 D. 呈现人口总量递增和“南增北减”的趋势 【答案】 D 【考点】宋朝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口在数量和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即人口总量递增及”南增北减”的趋势,故D项正确;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玉米等美洲高产作物传人中国,推动粮食产量增加,也推动了人口增长,但这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排除A项; 古代中国人口布局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况且经济重心南移不能解释总人口递增的缘由,故排除B项; 中国古代多子多福观念的形成主要源于宗法制,故排除C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结合公元2年至1078年我国人口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本题结合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进行分析解答。 4.(2021·曲靖模拟)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