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15173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6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
  • cover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把握形象,欣赏诗歌结构美、画面美。 3、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的认知和感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讲解本诗的时候主要引导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重返诗意的田园。 教学重点:解题,明确层次思路,把握结构美;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教学难点:理解情感,把握形象,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 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 析题 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四 诵读 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 2、全班齐读。(重读“返”、“暧”和“暖”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 3、自由朗读: 思考: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五 讨论鉴赏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我们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大声的,自告奋勇起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2、为何而归? (1)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明确: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意象)?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幽美,宁静。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融情入景。恬淡,舒畅,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