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820969

湘艺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六课 (演唱)拥军秧歌|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7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六,演唱
  • cover
(演唱)拥军秧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拥军秧歌》,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2.在歌唱中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韵味。 3.感受军民鱼水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拥军秧歌》。 教学难点: 感受军民鱼水情。 3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拥军秧歌 一、 看一看。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穿越时间,一起去1940年,去感受一下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国 播放视频《抗日战争》 在抗日这场战争中,祖国的人民受尽了苦难和屈辱,是我们的八路军带给了我们解放和自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抗日战争期间,延安的广大人民群众欢天喜地,用自己的方式慰劳抗日英雄八路军的热烈场面 播放视频《拥军秧歌》 (一)课件播放图片。 师:为了更好的感受歌曲的风格,老师决定带大家一起去祖国的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陕北延安,这里有非常独特的风景:沟壑纵横、黄河咆哮;这里有非常独特的房子--窑洞;这里还有非常独特的民间歌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自然赋予他们高亢、空旷的歌喉。听,他们的吆喝声传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陕北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为后面的歌曲学习打下基础。 喊一喊。 (一)课件播放吆喝声。 师:哦,原来是人民群众给八路军送粮呢,我们也赶快加入他们的队伍,来学一学吆喝声吧! (二)引导学生模仿吆喝声,进行发声练习。 1.提出要求:声调拉长,气息均衡,声音从额头送出;表情自然大方。 2.老师与学生对喊练习: 师:同学们,送粮去了! 生:哎,来了! 设计意图:喊话是生活在山区人民最快捷的交流方式,用喊话进行发声练习,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山区人民的生活,曾加情趣。 四、唱一唱。 师:同学模仿的真棒,如果能把这首陕北民歌也学会,那就更棒了! (一)课件出示大歌单《拥军秧歌》。 1.简介歌曲背景。 师:这首陕北民歌叫《拥军秧歌》,描绘了抗日战争期间,延安的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赶上猪羊,慰劳抗日英雄八路军的热烈场面。 初听音乐--第一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音调高亢,情绪热情奔放 2.读歌词。 (1)老师按节奏教读一遍。拍手有节奏的读 (2)跟唱简谱 3.重点节奏型教学, 4.视唱简谱 5.老师弹琴范唱,然后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6.指导演唱。 表情要求:眼睛亮起来,脸带微笑。 声音要求要集中。 全班有感情的按要求演唱一次。 设计意图:在歌曲教学中,运用了“欣赏领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看和听中熟悉旋律。在歌曲情感处理中,用清唱的方式指导学生演唱,目的是训练学生好的声音,好的乐感。用“眼睛亮起来”等通俗的语言,训练学生能有歌唱的、表演的状态。 五、演一演。 (一)引导学生用其它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是用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除了用齐唱还可用什么演唱方式来表现歌曲? 生:对唱,轮唱…… 把吆喝声加入。老师与学生对唱。戴上红绸子毛巾,与学生一起表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用多种演唱方式演唱歌曲,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培养表现能力。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陕北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深入的欣赏到它的美丽、感受到它的芬芳! 观看艺术家表演的《拥军秧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