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抗逆力》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可以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并初步掌握培养这种品质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将学习的这些锻炼方法转化成一种观念并付诸于实践,从这些方面努力,实现“知”向“行”的转变。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这种优秀的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认识在不畏挫折,开拓进取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勇敢迎接挫折的不期而至,战胜挫折后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并意识到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极为重要。 二、重点难点 掌握锻炼方法,正确认识挫折,敢为天下先,培养高尚志趣,适当转移目标。 三、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体验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鱼的故事。 两个和尚走在江边,看到几只逆水而游的鱼,小和尚说:“这些鱼真傻,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老和尚说:“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 小和尚问:“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更多快乐吗?” 老和尚说:“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才会享受这种安逸和舒适。逆水而游,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 心灵聚焦: 你愿意做故事中那片随波逐流的黄叶,还是愿意做那条逆流而上的鱼呢? 好,看来大家都愿意在生活的困境中磨练自己,培养自己的抗逆力。那么什么是抗逆力呢?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 抗逆力: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 。 心灵有约: 请你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困境与挫折,而你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心海导航: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无奈与彷徨,很多伟大的人都是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中奋起,最终实现人生辉煌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故事1、《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你觉得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的司马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 预设:学生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位身居要职的大官。 司马迁: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句公道话,结果触怒了汉武帝,遂遭受了当时最屈辱的宫刑。 司马迁受刑之后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的资料和父亲的遗愿,他决心忍辱负重,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光耀后世。 结果:司马迁不是大官,而是一名受了大刑的囚犯。 故事2、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 看到这么多伟大的成就,你觉得马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 预设:学生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智商超常的天才。 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首次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马云充满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后来马云做过秘书、搬运工人。马云高考落榜,父亲马来法见他意志消沉,让他蹬三轮给杂志社送书。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马云的父母劝他死了上大学的心,好好学门手艺,之后马云又开始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杭州的大街小巷。 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