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57090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同步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11244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学生,一册,必修,2019,集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学习要求】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结果 3.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进行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 4.理解全集、补集的概念,准确翻译和使用补集符号和Venn图,并能解决一些集合综合运算的问题.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并集 1.并集的定义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 A∪B={x|x∈A,或x∈B} 2.并集的性质 A∪B=B∪A,A∪A=A,A∪?=A,A?A∪B. 二、交集 定义 文字语言 一般地,由属于A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符号语言 AB={x|xA,且xB} 图形语言 性质 (1)AA=A,A=; (2)AB=BA;(3)ABA,ABB; (4)AB=AAB;(5)(AB)C=A(BC); (6)(AB)(AB) 对交集的理解:(1)概念中“且”即“同时”的意思,两个集合交集中的元素必须同时是两个集合的元素. (2)概念中的“所有”两字不能省,否则将会漏掉一些元素,一定要将相同元素全部找出.如A={1,2,3,4},B={2,3,4,5},则AB={2,3,4},而不是AB={2,3},{2,4}或{3,4}. (3)当集合A和集合B无公共元素时,不能说集合A,B没有交集,而是AB=. (4)定义中“xA,且xB”与“x(AB)”是等价的,即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AB.而只属于集合A或只属于集合B的元素,不属于AB. 三、补集与全集 (1)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 (2)补集 定义 文字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A. 符号语言 UA={x|xU,且xA} 图形语言 性质 (1)UAU; (2)UU=,U=U;(3)U(UA)=A; (4)A(UA)=U;A(UA)= 对补集的理解:(1)补集既是集合之间的一种关系,同时也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2)UA包含三层意思:①AU;②UA是一个集合,且UAU;③U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3)若xU,则xA或xUA,二者必居其一. 四、集合的运算 (1)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对于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这里要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做到不重不漏. ②当集合A,B都有无穷多个元素时,应注意端点值的取舍,我们可以把端点值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 ③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先明确集合中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其共同特征,然后在确定了集合中元素的前提下,再着手进行集合的运算. (2)集合的混合运算 解决集合的混合运算时,一般先运算括号内的部分,如求(UA)B时,先求出UA,再求交集;求U(AB)时,先求出AB,再求补集. 注意以下规律:(1)①U(AB)=(UA)(UB),如图a;②U(AB)=(UA)(UB),如图b. (2).①A(BC)=(AB)C. ②A(BC)=(AB)C. ③A(BC)=(AB)(AC). ④A(BC)=(AB)(AC). 五、Venn图的应用 (1)借助于Venn图分析集合的运算问题,可以使问题简捷地获得解决.利用Venn图将本来抽象的集合问题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性. 在使用Venn图时,可将全集分成四部分,如图所示. Ⅰ,Ⅱ,Ⅲ,Ⅳ这四部分的含义如下: Ⅰ:A(UB); Ⅱ:AB; Ⅲ:(UA)B;Ⅳ:(UA)(UB)(或U(AB)). (2)比较集合运算的三种语言形式可以看出,Venn图可以把一些不明确的数量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 利用Venn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先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集合问题,借助于Venn图的直观性把它表示出来,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