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861599

第四单元《月光》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4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单元,月光,教学设计
  • cover
湘艺版音乐八上第四单元《月光》教学设计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 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2、 能分辨钢琴的音色,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在作品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3、 能了解钢琴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认识中国现代青年钢琴演奏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听赏德彪西《月光》、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秋的与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方法  听辨、讨论、体验、欣赏和示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弹奏原创钢琴曲《g小调即兴曲》。 2、欣赏古钢琴的演奏视频,回答提问:古钢琴在强弱对比上与老师刚才弹奏的现代钢琴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种强弱对比更丰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钢琴简介 1、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作人。 1709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利制造。(出示图片) 2、钢琴的分类(根据外观) 教师提问:除了教室里拜访的这架钢琴,同学们还见过不同造型的钢琴吗? (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教师总计:按照外观可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类,并简单述说两者的不同用途:立式钢琴价格实惠,占用空间小;三角钢琴体型较大,常用于演出。 3、钢琴的音域 (1)教师介绍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音域范围广,从A2至 c5,几乎包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 (2)教师示范弹奏,由低音区到高音区,以及示范弹奏C大调音阶、琶音,让学生感受。 (三)【讲授】听赏德彪西《月光》 1、教师提问:学生认识的钢琴家以及听过的钢琴曲有哪些? 2、出示两张月光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为印象派画作。提问:谁来谈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异同。 3、聆听德彪西《月光》片段,选择一幅符合已经的绘画作品,病谈一谈选择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印象派音乐又称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印象派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与感受,作曲上重视和声、织体与配器的色彩效果,多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和色彩斑斓的意象。 4、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小结德彪西《月光》特点。 (极具代表性和的节奏和飘忽的旋律等) 5、介绍德彪西及《月光》创作背景。 6、小结:这首《月光》是德彪西广为流传的钢琴作品之一向人们富于诗意地展示了清淡的色调、诗一般的柔情,仿佛勾勒出一副夜色茫茫、诗人望月咏怀的绝妙图画。 (四)【练习】听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 2、介绍贝多的方琴成就以及此曲的创作背景(又名《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3、讨论环节:此曲与德彪西的《月光》有怎样的不同? (教师提问,学生对比听赏,小组讨论并说出感受。) 4、教师小结:这一乐章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始终贯穿的三连音节奏型。(教师示范弹奏) 5、动作体验:教师简单介绍指法和手型,并让学生在课桌上模拟,体验音乐力度强弱变化,体验音乐的情绪。 6、播放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为学生伴奏,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音乐情绪,调整演奏的力度、速度及动作幅度,带着感情,模拟演奏。 7、小结:如果说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 在贝多芬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 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 (五)【延伸】欣赏《秋的喁语》 1、播放视频: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秋的喁语》, 2、简单介绍理查德·克莱德曼及其代表作。 3、要求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此曲与前两首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