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8669

2012 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教学资料:《肖邦故园》(教学案例+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943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2,语文,苏教版,必修,教学,资料
    (课件网) 在纪念肖邦诞辰197周年之际,一座由波兰方面赠送的肖邦铜像被安放在上海中山公园。   肖邦铜像基座采用钢琴造型———一组高低错落的黑白琴键,仿佛仍在大师指端迸发出优美旋律;肖邦身形孱弱,忧郁而俊美;在他身旁,一棵象征波兰乡村风景的“马祖维兹省的枯柳”即将在上海迎来春天。 波兰钢琴诗人肖邦成为中国与波兰的友好使者。 一把祖国的泥土与他相随近20年,最后撒在棺木上,伴着他长眠; “妈妈,可怜的妈妈!”咽气的前一刻,念念不忘的始终是祖国母亲; 唯一的遗愿是要友人将他那颗飘在异乡的心送回生他养他的波兰; ………… 弗莱德烈克·肖邦(Chopin)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户教师家庭,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钢琴演奏和作曲上的天赋,于四岁学习钢琴,七岁写下《g小调波兰舞曲》。于1830年离开波兰后,便再也未踏回故土(侨居于法国巴黎)。 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肖邦·波兰) 肖邦长得很英俊,中等身材,白肤褐发,他的眼睛十分有神,鼻梁微微弯曲,长发自然地下垂,小心翼翼地卷着,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处处流露着温柔潇洒而可爱的姿态。 舒曼称肖邦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这张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肖邦画像是公认最能体现肖邦个性的。 另一个肖邦 自学内容: ①自由朗读,扫除生字、词 ②了解肖邦(阅读《学海导航》P10肖邦简介+P12拓展阅读《另一个肖邦》) ③肖邦故居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找出文中相关词句) ④肖邦故居(故居生活、故居风光等)与肖邦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找出文中相关词句) ⑤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的 (划出文中相关词句) ⑥肖邦在这里才生活了几个月,这里真的会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这里对肖邦有着怎样的魔力?划出文中相关词句? ⑦人们为什么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朝拜肖邦故居这座圣地 用文中词句回答。 字音:马厩jiù 灰烬jìn 夙sù愿 给jǐ予 掳lǔ掠 通衢qú大道 茕茕qióng孑jié立 瘠薄jí bó 缱绻qiǎn quǎn 烙lào印 天籁lài 簌簌sù 命运多舛chuǎn 玲珑剔tī透 估量liáng 狐裘qiú 窒zhì息 雪橇qiāo 字形: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富丽堂皇 张皇失措 兵荒马乱 荒诞不经 养尊处优 厄(è)运 噩(è)梦 不容置疑 雾缭烟绕 寥寥无几 历尽沧桑 伶仃孤苦 粉妆玉琢 乔装打扮 浮想联翩 心荡神驰 词语解释: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2.文学常识 (1)弗雷德里克 肖邦是波兰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舒曼把肖邦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2)雅一伊瓦什凯维奇是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作品有《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等 肖邦故居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西北约50公里的幽静小村-热拉佐瓦沃拉。现在的肖邦故居纪念馆是二战后重建的。一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故居外的庭院风景如画,种植着由波兰各地捐献的名贵花草树木,院内竖立着肖邦的雕像。室内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存放着肖邦少年时代的作品和他曾经使用过的“长颈鹿”竖式钢琴。每到周日,这里都要举行音乐会,由世界各地著名的钢琴家弹奏肖邦的作品。溪水潺潺,琴声飘飘,这里悠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