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89790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4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16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 cover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4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与蝙蝠和盲鱼对话,实在显得_____;但是,我直盯盯地看着它们,确也心事沉沉。论安逸,是它们。躲在这么个洞子里,连风暴雨雪也没挨到一次,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人类自从与它们_____,闯出洞口,真无一日安宁。凶猛的野兽被一个个征服了,不少伙伴却成了野兽,千万年来征战不息。在这个洞中已经能够燃起火炬,在洞外却常有人把火炬踩灭,把寥廓的天地变成一个黑洞,长年累月无路可寻。无数的奇迹被创造出来,机巧的罪恶也_____。宏大的世界常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_____。 洞中有一石幔,上嵌珊瑚、贝壳、海螺化石无数,据测定,几亿年前,这儿曾是海底。对这堵石幔来说,人类的来到、离去、重返,确实只是一瞬而已。 温软的手指触摸着坚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问着无穷的历史。理所当然,几万年前的祖先也触摸过它,发出过疑问。我的疑问,与他们相差无几:我们从何处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何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矫情 揖别 骇人听闻 冷清 B.多情 揖别 骇人听闻 冷酷 C.多情 告别 耸人听闻 冷清 D.矫情 告别 耸人听闻 冷酷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这个洞中已经能够燃起火炬,有人却把寥廓的天地弄黑,长年累月无路可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分) 4.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迅雷猛烈,它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春雨细腻,它轻柔地给山野披上了一身美丽的衣裳;而秋天,落叶在凉爽而惬意的风中倾听风儿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四季的风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风景。 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和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满庭芳·促织儿 张镃 月洗高梧,露氵专①幽草,宝钗楼②外秋深。土花③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注] ①氵专:露水多的样子。②宝钗楼:本是咸阳古迹,这里借指杭州张达可家的楼台。③土花:苔藓。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洗”句描写出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的景象,“洗”字体现出秋月的明净。 B.“萤火”句用视觉里的萤火和听觉里的蟋蟀叫声,表现环境的幽静和作者的悲凉。 C.“静听”“微韵”“凄咽”三句中,“转”有音调低回突然转变之意,“寒”“凄咽悲沉”是作者听来的主观感受。 D.词的上片主要写景,采用动静结合、拟物等手法描写出月下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7.词的下片描写了哪些与蟋蟀有关的活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思”不如“学”的句子是“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