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发现幸福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被自己忽略的幸福,体验“聚焦错觉”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幸福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去焦训练”和“乐观训练”,以增强其幸福的感受和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善于发现幸福,增强幸福感。 教学重点 1、学会发现幸福的能力。 2、要学会去除“聚焦错觉”,增强幸福感。 教学难点 要有一双发现幸福能力,并增强幸福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法:始终贯穿“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采用活动探究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二)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感悟体验学习法。 ?(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四)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准备一张卡片;运用多媒体。 学情分析 《发现幸福》是心理健康北师大版高一第二十课。人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幸福又在哪里呢?幸福往往蕴藏在生活的细节中,蕴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片断里。这一课重在发现幸福,让学生通过回忆和讨论,珍惜生活中的幸福。他们对自己生活中已然拥有的部分更为珍惜和欣赏,而不是仰望无法企及的幸福;而当生活中遭遇灾难和不幸时,他们又能从中发现其积极意义,并将之发扬光大,成就更好的自己。对这些人而言,幸福永远都在自己的手里,无论顺境与逆境。 在本课中,通过“谁最幸福”的调查和访问帮助学生体验幸福体验的“聚焦错觉”现象,从而引发其关于幸福的冲突和思考。之后借助心理双歧图进一步解释“聚焦”对幸福感的影响,认识到幸福的人生在于如何“聚焦”。之后通过纸笔练习《我的幸福清单》和《乐观,让生活更美好》对学生进行“去焦”训练和“乐观”训练,以增强其对幸福的感知力,和积极应对人生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 大家好,大家可以看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叫做发现幸福。是一堂讨论关于幸福的课程。幸福是每个人都追寻的。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人类自然的追求更好的生活。那么幸福是什么?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走基层。百姓心声:有一个著名的报道,假日特别调查:幸福是什么?走街串巷的采访普通百姓,那就让咱们来看看,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幸福是什么样子?(多媒体播放) 教师:看过这边报道后,我想问问各位,你的理想中的幸福是什么?(板书,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 (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入手,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 发现幸福 活动一:团体热身阶段:谁是最幸福的人 1.选出班中你认为最幸福的人,写下他/她的名字,并用一句话陈述理由。 人人都想要幸福,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最幸福的呢?让我们环顾四周,看看朝夕相处的同学,你觉得谁会是班级里最幸福的人呢? (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和点拨。) 教师连环采访:你写的是谁?为什么? (老师的点评不仅是给学生的赞赏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和今天要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当自然过渡到新课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了。) 提问:有几个人写了自己?为什么(写或没有写自己,对自己是否有遗憾)?对这一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让学生体尝试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幸福,理解自身已经拥有幸福,我是幸福的) 2.教师小结: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我们有时会认为我们需要怎样才能更幸福。但事实经常被证明并非如此。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留意我们已然拥有的,“更漂亮更成功更富有”也没法帮忙,让我们感觉更幸福。因为,我们已经陷入了幸福的误区———聚焦错觉。这也是著名心理学家,2002年诺贝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