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38953

吉林省白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74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吉林省,期末,解析,word,试题,语文
  • cover
吉林省白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之一,也是最好的记录保存者之一。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二十四节气又被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一候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称为“物候”。比如雨水节气,冰雪融化,春信已发,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七十二候中同一种动物或天气现象随季节轮替会呈现相反或连续变化。 当然,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还有很多因素。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农家成为其中重要的流派之一。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自然会影响到后来的农家学派。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所体现的先进农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老庄思想的直接体现。其中《审时》篇用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来解释农业生产过程与确定原则,这些促成了内涵丰富、以掌握农时为目的的包含二十四节气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催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为二十四节气产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种植成为重中之重,养殖、经商等行业不被鼓励,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的保护,随意宰杀耕牛是要判死刑的。没有重农的思想传统,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深入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今天,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依然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比如山西南部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有节气谚语曰;“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旱”“小满芝麻芒种谷”。即使在四季特征并不明显的区域,也有依节气轴线所产生的一系列农谚,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当代中国农业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做出贡献的同时,导致出现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河流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这些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认真考虑的。 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节气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吧。 (摘编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农耕文明产物的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于已经栽桑养蚕、驯养动物的新石器时代。 B.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候,其间同一种动物或天气现象随季节轮替都会呈现连续变化。 C.我们只要传承了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就能解决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 D.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不断地被历代文人墨客用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