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6871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卷B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24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 cover
化学选修4 综合测试卷B卷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6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20分) 1、我国首条纤维乙醇生产线———河南天冠集团3 000吨级纤维乙醇项目,在镇平开发区开工奠基。这一项目打破了过去单纯以粮食类原料生产乙醇的历史,使利用秸秆类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成为现实。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这种纤维乙醇部分替代成品油,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 B.这一项目不仅使秸秆类废物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粮食 C.乙醇能部分替代汽油作车用燃料是因为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 D.掺入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可以使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1、 C 解析 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组成元素有C、H、O,而石油主要是烃类物质,组成元素只有C、H,故C项错误。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2、 B 解析 勒夏特列原理只能解释化学平衡移动造成的结果,B项中使用催化剂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的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并不改变。 3、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C(s)+O2(g)===CO(g) ΔH1=-110.5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2=-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 B.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3、 A 解析 反应①中碳未完全燃烧,其放出的热量小于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放出热量越多,ΔH越小,即ΔH3<ΔH1,A项正确;浓H2SO4稀释要放热,故C项反应的反应热比57.3 kJ/mol大;D项中醋酸为弱酸,电离吸热,故D项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13 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K+、Cl-、NO、S2- ② K+、Fe2+、I-、SO ③ Na+、Cl-、NO、SO ④Na+、Ca2+、Cl-、HCO ⑤ K+、Ba2+、Cl-、NO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4、 B 解析 本题为常考查的题型———离子共存题,题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小于纯水中电离产生的c(H+),则溶液为酸或碱溶液,在此溶液中,①中S2-在酸溶液中不共存;②中Fe2+在碱溶液中不共存;④中HCO在酸或碱溶液中都不共存;③⑤组在酸或碱溶液中都可共存。 5、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并灼烧(低于400℃),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                     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硫酸镁 D.高锰酸钾 5、 C 解析 碳酸氢钠和高锰酸钾加热和灼烧时将分解,可以排除;氯化铝和硫酸镁在溶液中加热时都会水解且水解程度不大,不同的是氯化铝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离开溶液,使水解程度进一步加大而进行到底,最后生成氧化铝;硫酸镁水解生成的硫酸不挥发,它的存在抑制了硫酸镁进一步水解的可能,所以最终得到硫酸镁。 6、“西气东输”工程使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告别了管道煤气,用上了天然气。已知某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其体积比为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1 kJ/mol 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用天然气后,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