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80019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9份打包)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2次 大小:1560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9份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学习“扶贫精神”,书写中国发展新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80后”扶贫干部李忠凯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网友们惊叹,不足40岁的李忠凯,满头白发,形似一位六旬老者。2019年,扶贫干部黄文秀因公牺牲的消息令人惋惜,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项士年仅30岁。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弯腰,为坐在轮椅上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送上证书。夏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在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已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有人将老、中、青三代矢志不移、为国尽心的努力概括为“扶贫精神”。 作为青年学生,你是如何理解“扶贫精神”的?在学校,我们应如何践行“扶贫精神”?请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题围绕“扶贫精神”选取了老、中、青三代矢志不移、为国尽心的事例,表达了对扶贫干部的赞扬。扶贫干部对于自我意识的坚守并且唤发出其自我精神的觉醒的行为,令人敬佩。他们是真正将个人与时代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写的人,值得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学习。诚然,高贵的心灵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作为青年学生,你是如何理解‘扶贫精神’的?在学校,我们应如何践行‘扶贫精神’”要求学生阐述“扶贫精神”的内涵,以及阐述应如何践行述“扶贫精神”。 注意文体要求写评论性文章。 【立意】 1.牢记时代使命,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2.努力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3.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 4.关注弱势人群,维护公平正义; 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奉献社会等;等等。 【素材】 1.在脱贫攻坚中有一种精神叫愚公移山精神。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州七百弄乡严重缺水缺土,被称为“魔鬼诅咒的地方”。在高山环绕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每个“弄”就像大漏斗一样会漏干所有的雨水。七百弄有1300多个这样的“漏斗”,这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然而,地方政府志向坚定、挖山不止,加大力度修通连接外界的公路,像毛细血管一样不断延伸的通村通屯道路正在改变七百弄的面貌。 2.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积累的文明与智慧,使我们从中得到了启发,变“输血”为“造血”。悬崖村,顾名思义,陡崖中散落的小聚落,原始落后,有极富地方特色。脱贫干部们并未一味资助,而是开展教育活动,激发村民脱贫的志气与商业头脑,使其积极主动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如今昔日冷清寥落的悬崖村,发展了旅游观光业,个别居民开起了小卖部,生活明显改善,更让人触动的是当中央以“奖励”方式为村民修葺新房,年轻人们安置好父母,依旧选择回到土生土长的悬崖村,积极开发用心守护。这是扶贫工作政策上的创新,也是思想上的进步与发展,如我们所愿,也带来了更高层面的收获与惊喜。 3.纵观一唱雄鸡天下白的局势,灰色地带败而持久,小而弥坚,可若我们万人操弓,共射一箭,还怕招无不中吗?须知九层高台累于始末,万众齐心,上下同欲者胜。在决胜小康的重要年头,我们拼搏了太多;在夺取全胜的决战之年,有太多人没有拼搏。只求“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曙光便迎面而来。我们的13亿人口,不只是为了冲GDP而准备的,更是为了扶贫,为了帮助他人,为了全面小康而准备的!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中国精神,五四精神,红船精神……我们还有更多中国精神,尊重他人、反求诸己、上下齐心……它们将实现的,不仅是脱贫梦,更是复兴梦,更是中国梦! 范文展示: 学习“扶贫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