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980983

2021-2022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221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202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版含,word,试卷
  • cover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倡导“联合劳工”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 实业救国取得成效 C. 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D. 国民会议运动发展 2.一般说来,思想启蒙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 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下图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B. 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编著《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 D. 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 4.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A. 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富国之本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 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5.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近代前期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其直接目的是(  ) A. 批判尊孔复古的逆流 B. 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 C. 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D. 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7.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 A. 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 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 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8.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 A. 《海国图志》 B. 《孔子改制考》 C. 《变法通议》 D. 《天演论》 9.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 A.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10.某时期京师大学堂专业及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这(  ) A. 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B. 体现了维新派的政治诉求 C. 以“中体西用”为办学思想 D.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朝统治 11.李大钊在演说中称:"这回战胜的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该演说的目的是(   ) A. 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C. 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 号召民众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 12.中国近代《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 ) A. 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 B. 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 C. 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 D. 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13.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变是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士大夫们相信五德转移、三统相承;老百姓则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古老而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