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999849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得幸福落满坡|苏少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10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 cover
作品名称:唱的幸福落满坡 六年级音乐上册《唱的幸福落满坡》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本课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北国豪情”的第一课时。歌曲《唱的幸福落满坡》创作于1959年,是在农民诗人房程华的作品《南山坡上唱山歌》基础上,再次加工创作而成,后演变为陕西商县民歌。歌曲反映了建国后新农村的变化,旋律流畅自然,淳朴地唱出了新农民幸福和赞美的心声。歌曲是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 【目标预设】 了解我国北方民歌的特点,简单对比“北促南舒”的地域特征。 通过唱歌曲,认识“中国农民丰收节”。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同头换尾”的曲式结构。 2.乐曲旋律线条的演唱处理 【教学难点】 后倚音的教学模唱。 “同头换尾”曲式结构的理解。 【设计理念】 为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和感受国家设置农民的丰收节的必要性。 【设计思路】 因为歌曲创作距今已经近60年,当时的情感体验和今天又较大的区别,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围绕今年国家新设立的“农民丰收节”展开教学活动,增加了时代感。同时凸出北方音乐风格的情感欣赏、感受、体验、表现,尝试让学生能对比南、北方音乐特点,了解民歌的地域性,并学会使用有地域特色的后倚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欢快热烈的课前气氛中进入课堂,诱发他们内心的情绪和心理准备。《春节序曲》的第二乐段,是同学们熟悉的旋律,热烈的节奏更容易提升学生课前兴奋度、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前预设想象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学生在背景音乐《春节序曲》走进教室。 课前谈话:这个音乐熟悉吗?在哪里听过?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场曲) 这个歌曲是什么风格的?让你想到了什么场面? (学生自由讨论———热烈的聚会、欢庆胜利、丰收的喜悦)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从今年刚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新奇感,凸显时代特色,也点出了本课的主题。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主要是引导他们保持热烈欢快的情感体验,并上升到新一层次(丰收喜悦)的情境。) 课件播放江苏盱眙、六合等地区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新闻视频集锦,通过播音介绍了解全国各地农民喜庆丰收的场面。(背景音乐《唱得幸福落满坡》伴奏) 课堂讨论: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在进行节日庆祝) 介绍中国农民丰收节 从今年(2018年)起,国务院决定每年农历秋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不是一般的节日,它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民族希望。你们对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对农村的重视、对丰收的希望、对农民的崇敬) 丰收的喜悦离不开歌声和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农民丰收时喜悦心情的歌曲(播放歌曲) 出示歌谱,聆听歌曲 提问: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发言讨论) 老师小结:很多同学的老家都在农村,对农民的耕种和劳作非常熟悉,每到丰收季节,村里到处都弥漫着喜悦和笑声。 介绍歌曲《唱的幸福落满坡》 (创作背景:源自农民的诗作、获得全国创作一等奖) 教师范唱(唱之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是什么样的结构? ) 师:你们认为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句呢?(四个乐句) 分乐句跟着琴声视谱唱 (要求:轻声、注意音准) 课堂小知识:大家能发现乐曲有什么特点吗?是否找到相似的乐句? (学生:前两句开头相同———介绍同头换尾的乐句结构) 学生用“啦”代替音名哼唱前两句,感受同头换尾乐句的特点。 10.整曲带词练唱2次。 (提示注意一字多音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 乐理(后倚音)教学 (设计意图:本课的乐理教学重点是认识并正确演唱后倚音。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