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2098

2012届高一语文精品教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链接阅读(粤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4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2届,链接,必修,教版,阅读,高一
  • cover
冰心:巴金这个人…… 【链接阅读】 一、诗词赏析: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友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释]   ①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参军: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②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③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简析] 这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春,杜甫到长安不久所作。杜甫和李白于天宝四载秋在鲁郡分别,就再未见面。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深挚情谊和对他的文学才能的极高评价。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唐陈彝语:“‘飘然思不群’五字,得白之神。”此诗颈联亦颇得前人赞赏。《唐宋诗醇》称其“情景双关,一何蕴藉”。《唐诗别裁》称其“写景而离情自见”。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⑤,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 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 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 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简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鉴赏问答] 1.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 语意亲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