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5496

梯形的性质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4201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形的,性质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 下册 19.3.1 梯形的性质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D 四边形ABCD 如果 AB∥CD AD∥BC B D ABCD A C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 角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下列图形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 A B C D 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F E 上底 下底 腰 腰 高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ABCD, AD∥ BC 梯形的有关概念: 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是梯形? (A) (B) (D) (E) (F) (C) (B,C,D) ┐ 梯形ABCD中,AD∥BC, ∠A∶∠B∶∠C∶∠D有可能是( ) (A)3∶4∶5 ∶ 6 (B)3∶5∶4∶6 (C)6∶3∶4∶5 (D)4∶6∶5∶3 想一想 下列四边形一定是梯形吗? 一组对边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另组对边不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另组对边不相等. C A B C D √ × √ √ 议一议 1. 梯形里至多有 个直角, 至少有 个直角. 2.直角梯形里至多有 个直角, 至少有 个直角. 3. 有等腰直角梯形吗? 两 零 两 两 梯形 两腰相等 有一个角是直角 A B C D 等腰梯形 A D C B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梯形ABCD中,AD∥BC ,AB=CD. 直角梯形: 梯形ABCD中,AD∥BC且 AB⊥BC. 两种特殊的梯形: B A D C O 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腰AB=DC,AC、BD是它的对角线, 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对称轴在哪里? 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两条对角线相等 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边: 角: 对角线: 等腰梯形 探 索 B A D C E 过点D作DE∥AB 交BC于点E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 求证:∠B=∠C,∠A=∠D 证明: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DE∥AB ∴∠1=∠B. 又 ∵ AD∥BC ∴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 AB=DE ∴ DC=DE ∴∠1=∠C ∴∠B=∠C 又∵∠B+∠A=180° ∠C+∠ADC=180° ∴∠A=∠ADC. 1 平移一腰是梯形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E E F A B D C 证明:过A,D分别作AE⊥BC,DF⊥BC,垂足分别为点E,F。 又∵AD∥BC,  ∴AE=DF  又∵AB=DC ∴Rt ABE≌ Rt DCF (HL)  ∴∠ B= ∠ C。 证明方法2 ∵ AE⊥BC,DF⊥BC ∴ AE∥DF 过上底两端点作高也是梯形常用的辅助线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 求证:∠B=∠C,∠A=∠D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A B D C O 等腰梯形的性质2: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BC,AB=CD,求证:BD=AC ∴∠ABC=∠DCB 证明:在梯形ABCD中, ∵AB=DC, 又∵BC=CB ∴△ABC≌△DCB. ∴AC=BD. 例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腰BA与CD,相交于点E, 求证 EBC和 EAD是等腰三角形。 B C A D E 1 2 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 B= ∠ C。 ∴ EBC是等腰三角形。 ∵AD∥BC, ∴∠1=∠B,∠2=∠C, ∴∠1=∠2。 ∴ EAD是等腰三角形。 延长两腰 A B C D E 1 2 变式: 若∠B=60°,AD=10,BC=18, 求:梯形ABCD的周长,面积. 10 18 600 例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腰BA与CD,相交于点E, 求证 EBC和 EAD是等腰三角形。 课堂练习 A B C D 练一练 1、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60°,两底长分别为3cm和8cm, 则它的腰长为 . 5cm E 60° 3cm 8cm 2、等腰梯形的锐角为60,上底长为3, 腰长为5,则下底长为 . 8cm 3、等腰梯形的一个内角等于70°,则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 、 . 70° 110° 110°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