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60353

湘教版八上数学2.5全等三角形(6)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9208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27张,课件,教版,三角形,全等
    (课件网) 2.5 全等三角形(6) 湘教版 八年级上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边对角”或“三角”相等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2. 能恰当地运用全等三角形求较复杂图形的边或角; 3. 能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发展思维,开拓视野. 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在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中,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满足了其中的三个相等条件,也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吗? 新知讲解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画出△ABC和△A′B′C′,并思考△ABC和△A′B′C′一定全等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AB=A′B′=3cm,AC=A′C′=2.5cm,∠B=∠B′=45°; (2)∠A=∠A′=80°,∠B=∠B′= 30°,∠C=∠C′=70°. 新知讲解 根据(1)的条件,我们可以画出了两个不同的三角形: 45° 3cm 2.5cm B′ A′ C′ 2.5cm 45° 3cm B A C 新知讲解 为什么会得到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呢? 这是因为用圆规截取AC时,在∠B的BC边上可能有两个不同的点C和点C′的位置,如下图。 3cm 2.5cm 2.5cm 45° B A C′ C 新知讲解 条件(1)是两边及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分别相等,以上画图说明满足条件(1)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由此得出: 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新知讲解 根据(2)的条件,我们也可画出不同的三角形: 80° 70° 30° A B C B′ 30° 70° 80° A′ C′ 新知讲解 条件(2)是三角分别相等,以上画图说明满足条件(2)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由此得出: 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新知讲解 在两个三角形的边与角中,包含六种情形的相等关系: ⑴三边相等,⑵两边夹角相等,⑶两边及一组边的对角相等,⑷两角夹边相等,⑸两角及一组角的对边相等,⑹三角相等。一般地,其中⑶,⑹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只有我们前面学过的四种,即: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边边边(SSS). 例题讲解 例9 已知:如图,AB=CD,BC=DA. 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BF=DE. 分析:本题要证明BF=DE,而BF,DE分别是△BCF和△DAE的边,而证△BCF≌△DAE只有两个直接条件BC=DA和AE=CF.因此,需先证明△ABC≌△CDA,得出两边的夹角∠BCF=∠DAE. A B D C E F 新知讲解 AB=CD, BC=DA, AC=CA(公共边), ∴ △ABC≌△CDA(SSS). 证明:在△ABC和△CDA中, A B D C E F ∴ ∠BCF=∠DA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新知讲解 BC=DA, ∠BCF=∠DAE, CF=AE, ∴ △BCF≌△DAE(SAS) 在△BCF和△DAE中, A B D C E F ∴ BF=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例题讲解 若解决问题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但又不具备全等的所有条件,则先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时要通过证明另一对三角形全等获得所需的条件后,再证结论所需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口诀: 先证条件 再证全等 温馨提示: 例题讲解 例10 某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需挖通一条隧道。为估测这条隧道的长度(如图),需测出这座山A,B间的距离,结合所学知识,你能给出什么好方法吗? 分析:隧道AB在山的内部,不能直接测量。可以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山脚测量AB的对应边A′B′的长. 例题讲解 解:选择某一合适地点O,使得从O点能量出AO,BO的长度.连接AO并延长至A′,使OA′=OA;连接BO并延长至B′,使OB′=OB,连接A′B.这样就构造出两个三角形. 例题讲解 在△AOB 和△A′OB′中, OA=OA′, ∠AOB=∠ A′OB′, OB=OB′, ∴ △AOB≌△A′OB′(SAS). ∴ AB=A′B′. 因此测量出A′B′的长度就得这座山A,B间的距离. 例题讲解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时直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