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08299

鲁教版(五四制)七上2.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55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五四,七上,利用,轴对称,进行
  • cover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认识和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探索轴对称,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体会轴对称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合作交流意识. 3.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丰富的文化价值,渗透民族文化,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材分析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的第三节.本节主要是通过制作镶边和剪纸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在此之上,学生动手操作,做出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大胆创新,设计图案.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与艺术的交融,对培养想象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德育渗透:通过展示京剧脸谱和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四、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对直观事物的感知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正逐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知识储备上,他们已了解轴对称的相关概念及其性质,已经积累一定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图案设计能力. 但他们的学科间融合意识薄弱,活动目的性不强,所以教师的引领点拨提升尤为重要. 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利用轴对称自由创新,设计图案. 五、评价设计 1.通过“动手制作,深入理解”环节,动手制作镶边和剪纸,分析轴对称性质,92%同学达成来目标一. 2.通过“折折剪剪,感知应用”及“创新设计,应用提升”环节,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88%同学达成来目标二. 3.通过“欣赏图片,情境导入”及“创新设计,应用提升”环节,100%同学达成来目标三. 六、教学过程 欣赏图片,情境导入. 欣赏京剧脸谱和民间剪纸. 设计意图:感受民族文化,提高审美情趣. 德育渗透:学会欣赏,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环节一】动手制作,深入理解 活动一:制作镶边 步骤: 1.取长24cm,宽6cm的长方形薄纸条,将它每3cm一段,一反一正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 2.在折叠好的纸的中央画出一朵“小花”, 3.用小刀把画出的“小花”挖去. 拉开“手风琴”纸条你会得到什么样的花边?相邻的“小花”之间有什么关系?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想一想: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又会得到怎样的花边? 活动二:剪纸 步骤: 1.将手中彩色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再沿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对折.如图: 2.用剪刀在折好的纸上剪一个漂亮的图案,并将纸打开. 你会得到怎样的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如果将正方形纸按照上面的方式对折三次, 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展开后结果又会怎样?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一和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对轴对称的进一步认识,积累活动经验. 问题应对:操作前,先鼓励学生想象会制作出什么样的图案,在解释为什么对折两次会至少有两条对称轴时,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其回顾制作过程. 德育渗透:操作中体验对称美. 【环节二】折折剪剪,感知应用 你能用正方形卡纸剪出像下面这样的图形吗?我们还采用对折,再对折的方法,可以吗?那该怎么折? 动手试一试. 设计意图:脱离操作要求,给出图案,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动脑想,动手折、画、剪.这是对活动二的再提升,在提高想象力,理解轴对称性质上又上升一个高度. 问题应对:如何折对部分学生是一个难点,引导其从对称轴入手分析,找出所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