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1745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学唱京剧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人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32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 cover
《学唱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能感受和体验京剧之美, 能够产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模仿、演唱、表演的基础上,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 【知识与技能】聆听、学唱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表现形式、人物行当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难点】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了解京剧艺术的唱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范唱导入 (一)范唱直接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特别好听的戏曲唱段,请大家猜猜是哪个剧种?(京剧) 2.师范唱,挑生回答问题。 3.板书课题。 (二)初步了解京剧 1.看微课视频,了解京剧的起源、人物行当、四大表现形式。 2.提问刚才听到的唱段是哪个行当所唱,对微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3.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旦角李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来学唱京剧。 【设计意图】这是孩子们入学后的第一节戏曲课,因为离生活较远,所以选择最为直接的导入方式,再加上老师和孩子们比较熟悉,范唱更增加亲切感。国家提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师自制两分钟的微课,搭配不同的图片,老师有个性的讲解,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了基本的京剧知识。 二、初步感受唱腔 (一)打着节拍听录音,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 (二)了解唱———西皮流水”。 (三)观看视频,结合微课知识思考:这段表演用了哪几种表现形式?(唱、念、做) 【设计意图】运用先体会再讲解、直观教学等方式,微课知识贯穿课堂。本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学习新课 (一)[念] 1.挑生读念白,对比和录音有何不同。 2.学习假嗓发声方法,强调高位置的声音状态。 3.学“念白”,运用手势辅助学习。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法和手势辅助教学,体会念白的节奏性和音乐性。 (二)[唱] 1.学唱京剧片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 (1)逐句学唱前两句。第一句先念白再跟唱,强调休止符和重音。第二句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自学,师点拨、指导。 (2)师弹唱,提醒学生注意气口、急吸。 (3)慢速跟琴,学生小声跟唱。 (4)稍加快速度跟唱,师强调声音状态。 2.了解剧情,体验京剧的韵味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1)分享学生课前搜集的《红灯记》故事内容。 (2)看视频,对剧情有更直观的了解。 (3)全班同学角色化投入跟琴演唱前两句,提示声音状态和情绪。 【设计意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在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学习。让孩子们先学唱体验,再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层层深入。 (三)[做] 1.学亮相。 (1)说一说视频中最漂亮的动作。 (2)跟老师学亮相,提示亮相一定要有精气神。 2.挑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跟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实践京剧中的“做”,体验亮相动作的精气神,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 四、编创表演 (一)播放京剧片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限定时间二人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演。 (二)再次随着音乐表演,最后统一亮相。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在了解京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唱、念、做体验了京剧的魅力,老师希望你们敢于唱、喜欢唱,课后多听、多看、所学,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六、布置作业 课后聆听传统京剧《卖水》、《拾玉镯》片段,感受与现代京剧有何异同。 让我们再次唱一唱京剧《都有一首红亮的心》和大家说再见吧! 板书设计 学唱京剧 念 唱 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