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21677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上册1.2 杠杆的科学 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43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学,教科,2001,六年级,上册,杠杆
  • cover
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 1.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撬“重物”的趣味活动,初步认识杠杆并导入新课。 (讲台旁有一张木桌,木桌上有一张倒过来放的方凳。) 师:和大家是初次见面,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重,重量的“重”,因为我有168斤重。现在老师坐在这张凳子上。 (教师跳上木桌,坐在方凳上。) 师:请一位同学双手抓住横档,把我连人带凳提点起来。谁来?请举手。 (没有学生举手,教师从桌上跳下,出示一根2米长的铁棒和一个木块。) 师:老师借给大家一根木棒和一块木块。现在谁有办法?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点了一名个子较小的女生上台,帮助其将木棒插入凳面边沿,作支点的木块尽量靠近凳面,让女生用手握住木棒的另一端。教师随即跳上木桌,坐在方凳上。女生轻轻一撬,教师连人带凳被撬起。其余学生禁不住鼓起掌来。上台演示的女生与教师各回原位。) 师:那位女生很轻松地把我撬了起来,她是利用了什么工具? 生:(几乎齐声)杠杆! (教师出示PPT图片,图片中有一个小孩在用杠杆撬大石头,并标出了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师:对!杠杆上最重要的三个点就是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刚才的木块就是…… 生:(齐声)支点。 师:那位女同学手往下按的位置就是…… 生:(齐声)用力点。 师:老师相当于重物,那这个位置就是…… 生:(齐声)阻力点。 师: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杠杆为什么能省力的科学道理。 (教师出示课题“杠杆的研究”。) 二、通过对杠杆尺平衡的探究活动,初步理解杠杆省力和费力的原理。 (每四人小组中放有已调平衡的杠杆尺一个、钩码10个、记录表8张、红黑记号笔各一支。) (教师先出示一个已调平衡的杠杆尺,再出示PPT图片,图片中有一个已调平衡的杠杆尺,尺上写明左右及相应编号。) 师:每个小组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它也是一个杠杆,名叫杠杆尺。请注意,它的左边有4 个距离相等的小孔,我都编了号码,右边也一样。 (教师摆动一下杠杆尺,杠杆尺围绕着中心的支点转动起来。) 师:老师让它转一下。请问,这个杠杆的支点在哪里?(学生指向杠杆尺中心的支点。)对。刚才老师是把自己当作重物,现在要想把我挂上去是不可能了。我就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挂在左边第2个孔上(教师如所述进行操作),这个就是阻力点。如果要求杠杆尺平衡,我应该在哪边用力?(学生齐答:右边。教师用手指在杠杆尺的右边往下按。)平衡了,这个就是用力点。但我究竟用了多少力呢?谁也看不出来。同样,我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我所用的力。你们认为我在右边要挂几个钩码?(大多数学生答:2个。)我用1个就可以了。(教师在右边第4个孔上挂上1个钩码。)平衡了! (学生感到非常惊讶。) 师:想不想也来研究一下? 生:(齐声)想! 师:等会儿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孔内都可以。想挂多少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注意,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老师要看看哪组挂法最多。记住了吗? 生:(齐声)记住了。 师:还要注意几个要求:第一,(教师出示PPT图片,图片中杠杆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