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2593

第一单元第6课时“小房子”展示会(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24)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12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格式,教科,科学,上册,二年级,学年
  • cover
课题名称 “小房子”展示会 课时 第6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技术与工程”领域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本课通过组织作品展示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生需能清晰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及创新亮点,发展语言组织与公众演讲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依据明确的评价标准开展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学会欣赏他人优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尊重多元、积极反馈的评价文化。强调在真实情境中检验工程成果,理解“产品—用户—环境”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对材料特性、结构功能与生活需求之间联系的认识。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自信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小房子作品,说明其外形特点、使用的材料种类及分布位置;能结合建造经历讲述遇到的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法,如“我们发现窗户容易破,就用双层塑料膜加强”;能对照《“我们的房子”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估,在“用了两种以上材料”“房子稳固”“有足够大的门窗”“房间明亮”“节约材料”五项指标上做出客观判断;能在倾听他人介绍时保持专注,针对感兴趣的作品提出具体问题或给予积极评价;能从其他小组的设计中获得启发,反思本组作品的优缺点,并记录至少一条改进建议;通过参与展示活动增强成就感与团队荣誉感,体会合作创造的价值。 学习重点 准备一段条理清晰、内容完整的口头介绍词,包含三个核心要素:①整体造型与功能布局(如“我们的房子是两层的,一楼是客厅,二楼是卧室”);②关键部位的材料选择及其原因(如“窗户用透明塑料袋是因为它透光好”);③建造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与应对策略(如“屋顶总是塌,后来加了木棍支撑才稳”)。掌握基本的展示礼仪:声音洪亮、面向听众、手势自然。熟练使用《“我们的房子”评价表》,理解每一项评价标准的具体含义,并能实事求是地打分。在互评环节做到言之有物,避免空泛赞美,如不说“很好”,而说“你们的斜屋顶设计很特别,下雨不会积水”。教师应营造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学习难点 部分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时紧张怯场,语速过快或声音太小,影响信息传递效果;介绍内容流于表面,仅描述“有什么”,缺乏“为什么这样设计”的深度解释;自我评价时容易过高或过低,不能客观看待作品的优劣;同伴互评时可能出现盲目称赞或尖锐批评的现象,难以把握“真诚且有建设性”的尺度;面对他人提出的建议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反思意识;时间控制不当,个别小组超时发言影响整体进度;部分作品因建造失误导致无法正常展示(如完全倒塌),需妥善处理学生心理落差。 评价任务 1. 展示表达:能完整介绍作品的关键特征,语言流畅,姿态自然。 2. 内容深度:能解释材料选择的理由和结构设计的考量,体现思考过程。 3. 自我评价:能依据五项标准在评价表上准确打“√”,理由充分。 4. 听取反馈:能认真倾听不少于三个小组的介绍,并记录一个值得学习的亮点。 5. 反思改进:能结合他人建议写出一条具体的优化方案,如“下次可以试试用硬纸板做窗框”。 资源 与建议 提前布置教室,设置“小房子展览区”,用桌椅围成展示台,铺上绿色绒布模拟草地背景,营造正式展示氛围。准备《“我们的房子”评价表》每人一份,包含“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两栏。设立“最佳创意奖”“最稳固结构奖”“最美观装饰奖”等非竞争性奖项,鼓励多元发展。建议每组推选一名主讲人负责介绍,其他成员可补充回答提问。教师示范一段规范的介绍范例:“大家好,这是我们组做的小房子。它是一个带斜顶的单层屋,用了纸箱、透明塑料膜和旧布料三种材料……”提醒学生介绍时间控制在1-2分钟内。对于建造失败的作品,重点关注其努力过程与改进意愿,避免挫伤积极性。 学 习 过 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