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28783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上册1.6 滑轮组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2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科,2001,科学,六年级,上册,轮组
  • cover
《滑轮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滑轮组》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六课。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将两种滑轮各自的优势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生活中常用的省力机械--滑轮组。通过学生亲手组装滑轮组,进行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理解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本单元前五课中的杠杆、轮轴、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关知识。这些简单机械学生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有些工具在生活中很常见,陌生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很少使用过这些工具。而滑轮组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一种机械装置,他们对滑轮组是如何组合的,组合后的功能是什么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如何实施实验操作,他们无从着手,因此要研究出滑轮组的作用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思想: 我的设计理念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同时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五、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六、教学难点:正确组装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测力计,实验报告单。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两种滑轮 (1)师: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两种滑轮,你还记得他们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表述,回顾一下之前所学) 预设:定滑轮和动滑轮。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会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字样及图片。 (2)多媒体播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提升重物的动态图。 师:观察他们的工作原理,定滑轮不动,动滑轮随物体向上移动,它们的作用不同,那谁还记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来说一说? 预设: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屏幕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定、动滑轮的作用,复习它们的功能,为引出课题做准备) (二)认识滑轮组 1.师: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只能省力,都不够完美。那有没有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的滑轮呢?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 预设:将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 师:我们把这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滑轮组。 (顺利引出课题———滑轮组。) (三)研究滑轮组作用 1.设计组装方案 1)屏幕上显示着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一半截图 师:现在看到的是刚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截图,想要将两者怎么组合起来,大家觉得重物应该挂在哪个滑轮上? 预设:动滑轮上。 动画播放定滑轮上的重物消失。 师: 将两者组合在一起,需要将动滑轮靠近定滑轮,(播放靠近动画),这个时候动滑轮的支点固定在哪里呢? 预设:固定在悬挂定滑轮的固定杆上。 师:那我们将动滑轮的线向上延伸,另外一边的线自然应该和谁搭在一起? 预设:定滑轮。 2)画出设计图 师:好,那如图所示,我们这一定一动的滑轮组是不是就组成了? 但是老师为大家提供的支架没有这么长的固定杆,我们可以不可以将这样的滑轮组进行改良(出示一定一动滑轮并排的图片),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设计我们的滑轮组装置图,画在实验报告单上。 小组讨论并设计出一定一动滑轮组,并将组装方法画在报告单上。 (找学生到大屏幕上把他们组的设计图画出来,展示交流设计图) 师:请你告诉同学们你们组是怎样设计的,是否能完成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任务。 2.探究一动一定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