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36043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上册1.2 杠杆的科学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92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教科,2001,六年级,上册,杠杆
  • cover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主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与分类,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科学实验中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 2.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木棍、大石块、撬棍撬石头图片等。 学生: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杠杆尺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机械和简单机械。 2.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一个学生上来也搬不动) 哎,总得想个办法呀!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来帮我们完成这件事呢?用什么工具呢?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板书:杠杆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认识杠杆。 什么是杠杆? 1、出示撬棍撬石头图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结合撬棍撬起讲台和教材内容,分析杠杆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第四页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学生画三个点,老师巡视指导。 6、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找出三个点的正确位置。 7、分辨杠杆 观察第4 、5页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分别找出三个点) 8、学生通过逐一的观察分析,说出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简单说明理由。 9、集体交流,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师对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3、教师提问: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六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还有其他方法吗 ?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六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第6页的“杠杆尺的记录表”内。 6、学生动手实验,并按要求记录数据。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填写: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7、学生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8、学生分析数据,说出大体意思,但表达不够简洁和完整。 9、师生一起对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即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三、拓展活动 1、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2、学生思考,各组回答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