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纸船和风筝 铜梁区金龙小学 曾利 教学目标: 会认“筝、鼠”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纸、祝、扎、抓”4个生字,会认“纸船、松果、纸条”等词语。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猜字、识字,能辨别“漂”和“飘”的不同。 继续学习默读,初步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故事内容。 能正确分辨“漂”和“漂”,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猜图激趣,导入新课 PPT出示风筝图片,猜猜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第一张图片,只出现图画的一部分,猜猜这是什么? PPT出示纸船图片,猜猜第二张图画会是什么呢? 3.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与纸船和风筝有关的童话故事。 一起书写题目,齐读课题。 二、默读感知,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用“?”标注出来。默读课文时, 老师送给孩子们一首儿歌:手把书本放桌面,眼离书本一尺远,转动眼睛看字词,小嘴试着不出声。手儿可以指一行,读一行。 生根据要求默读读课文。 2.汇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同桌之间快速检查是不是标对了。 (2)本文写了( )住在山顶,( )住在山脚,它们通过( )和( )成为了好朋友的故事。 (3)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图片 三、学习猜读,体会快乐 (一) 看图猜读,启发思考 1.看图片读词语,强调“鼠、筝”的读音,都是翘舌音。 你是怎么猜出它们的读音的。(看图片,猜出来的) 2.强调“风筝”读轻声,其他时候读一声,如“古筝 3.再读“鼠”,刚才我们认识了松鼠,又来了两个新朋友,说说它是谁? 出示老鼠和仓鼠的图片,看图猜出“老鼠”“仓鼠”两个词语。老师推荐几个与鼠有关的成语:胆小如( )、( )目寸光、猫哭老( ),让孩子补充并积累。 (二)多元猜读,拓展运用 1. 图片猜读,会巩固 刚才孩子们看着图片就猜出了这些生字宝宝的读音,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老师还给你们带了几幅图片,你们能再次挑战一下么?(折纸船、扎风筝、抓老鼠) 2.动作猜读,深印象 折、扎和抓这三个是表示动作的词,你们都能猜出来,真厉害! 拼读字音,做动作,读词。 3.儿歌猜读,辨字形 儿歌:手拿长线,( 扎)风筝。提手加斤,(折)纸船。手爪并用,(抓)小羊。(扎、折、抓这三个字先不出现,让学生猜出来。) 跟着老师读儿歌,学生试着说一说。 课堂活动:知识配对 4.形声猜读,巧运用 A“抓”字我们除了可以看图猜出来,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么? 我们还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猜。提手旁表示这个字与手有关,看右边这个“爪”字猜读音“zhuā”。 B你能根据这个方法猜猜下面这些词语么?“抬水、拥抱、擦黑板” 你是怎么猜出来“抬”的呢?“拥抱”呢? 你们的表现让我非常自豪。原来,我们还可以看字的组成,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 C认清字形,读句子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小熊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D分清“漂”“飘”,我会用 (1)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两个小伙伴收到礼物这么高兴,那纸船和风筝又是怎么送到他们手中的呢? A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指导朗读:慢慢地、轻轻地 师范读,抽学生读 学生齐读,用手在胸前做“漂”的动作。 B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你能像刚才那样读一读这句话吗?抽生读,听你一读啊,我仿佛看到风筝已经向我们飘来了。 学生齐读,并用手在头上做“飘”的动作。 (2)读一读,比一比 孩子们,这两个句子中有一对双胞胎特别相似,你能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发现它,把它找出来吗?(飘 漂)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