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361361

冀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1.6生活中的真菌 说课 (课件共20张PPT+教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24565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真菌,PPT+,20张,课件,说课,生活
    生活中的真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3.认识当地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歌曲。 (二)提问:你认为蘑菇是什么生物? (三)蘑菇、霉菌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二、认识可以食用的真菌 (一)认识可以食用的真菌,描述真菌的形状、颜色、生活环境等特征。 (二)学生观察。 (三)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四)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我们食用过哪些真菌?它们有哪些营养? (五)学生分组根据带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填写记录卡,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 (六)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有些蘑菇有毒,误食后会中毒。(辨认方法: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而色彩艳丽的一般有毒;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而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一般有毒;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菌柄较细的一般有毒。) (七)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三、食物发霉 (一)除了蘑菇、木耳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 (二)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记录。 (三)提问: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四)学生对发霉的条件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假设,学生填实验设计。 (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 (五)讨论:怎样防止或减少发霉?为什么? 【作业布置】 设计一种未来的食品保鲜技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真菌 食用真菌:银耳、灵芝、香菇、竹荪、金针菇 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 2 / 2(课件网) 6、《生活中的真菌》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说课环节 说教材 一 说学情 二 说教法、学法 三 说教学过程 四 说板书设计 五 说教学反思 六 1.《生活中的真菌》是冀人版 六 年级 上 册第 一 单元的第 6 篇课文,该单元以“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为主题展开。 2.《生活中的真菌》是一篇科普课文,通过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可以食用的真菌、食物发霉及拓展活动:食品保鲜。 3.选这篇文章的意图: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创设彰显个性的空间,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 科学探究目标: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内容分析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实验证实实物容易在什么环境下发霉的假设。能大胆提出新颖的食品保鲜方法,能提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措施。 (2)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3)能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 2.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设计和结果。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感悟真菌特别是食用真菌的种类多样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设计食物在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