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能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来源。 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 3.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能大胆想象没有能源的生活。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 2.能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物质的发展趋势。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能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的种类。 难点:煤的开采和利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搜集的有关能源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分析能量的来源 1.讲述:现在,结合课本插图来分析能量的来源。 2.提问: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3.小组讨论并汇报。 手表←人←馒头←小麦←太阳; 手表←电池; 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太阳(或风、水);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石油←植物←太阳;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煤←植物←太阳。 4.提问:我们知道的绝大多数能量来源于哪里?(太阳) 5.讲述: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6.讲述:请阅读课本资料,思考:资料中介绍了哪几种能源?通过阅读你了解了哪一种能源? 7.学生阅读、汇报。(注意理解各种能源的存在形式和特点) 8.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加以精讲。 氢气属于二次能源,必须消耗电能、太阳能等才能使水分解。若消耗电能,制取氢能源是不可取的,而且氢气易燃,容易发生危险,到目前还不能普遍使用。 生物能源也叫生物质能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太阳能。树木、庄稼秸秆、水生植物、动物粪便等都是生物质能源。 9.讲述:哪些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自己知道的能源进行分类。 10.学生分类、汇报并小结。 (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讲述:下面通过资料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2.讲述:阅读资料,结合教材图片,思考: (1)煤的开发对土地、村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2)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空气有什么影响?追问:煤的使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还有哪些?(煤气中毒、温室效应、形成酸雨等) (3)石油在运输过程中泄漏了,对相关水域、水生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3.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汇报。 5.补充资料:可燃冰开采不当会引发灾难。 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为了获取这种清洁能源,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天然可燃冰的开采方法。科学家们认为,一旦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可燃冰立刻会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 相反,如果开采不当,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从而引起强烈的温室效应。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所以,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6.讲述:阅读科学在线,出示阅读提示: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几个时代,其代表能源是什么?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第一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