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 低碳生活每一天 内容《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低碳生活每一天》 【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分析 《低碳生活每一天》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最后一课。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11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地球‘发烧’了”。该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数据中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以及气候变暖的原因。教材通过一个拟人故事讲述地球变暖的原因,把学生难懂的“温室效应”原理用生动浅显的语言讲述出来。教材第113页旨在引导学生用已有经验进行交流,再设想“如果地球继续变暖,将会带来什么后果”,让他们逐步了解和感受低碳生活每一天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减少我们的碳排放”。该板块让学生设计了探究家庭生活用品和物品生产中意想不到的碳排放活动,旨在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反思自己的生活,发现我们每天都在制造二氧化碳。接着通过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碳排放,过绿色生活。最后,教材设计了碳补偿活动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课外知识比较丰富,对气候变暖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但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却很少了解,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从地球变暖的事实和带来的危害中了解和体会过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让他们热死你是到地球变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方式息息相关,要自觉减少碳排放,过低碳生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我班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表达欲望强烈,所以我会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和质疑。在提问、发言、质疑、思考、辩论以及小组合作中,使学生真正成长。 【教学目标】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认识如果地球继续变暖可能带来的灾难。 了解地球发烧的原因,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反思自己的生活不必要的碳排放行为,愿意为过绿色、低碳的生活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发烧的原因,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反思自己的生活不必要的碳排放行为,愿意为过绿色、低碳的生活而努力。 【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 1.ppt、视频资源 2.课前准备:寻找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制造温室气体的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认识如果地球继续变暖可能带来的灾难。 2.了解地球“发烧”的原因。 3.结合生活,愿意为过绿色、低碳的生活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认识如果地球继续变暖可能带来的灾难。 活动一:地球发烧了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气候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请举例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 ①夏天比以往同期温度上升了几摄氏度,感觉上去热了许多。 ②冬天温度上升,很难见到雪了,都没办法打雪仗了。(北方同学) ③夏天常发生自燃现象。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大家平时都非常注意观察生活,都发现地球升温了。地球真的升温了吗 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10页的相关链接,看看你们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 联合国有个政府间关于气候变化的专门委员会,说明全球升温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大,全世界都十分关注。 地球真的升温了,在局部地区上升幅度更大。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北极海洋融化的速度很快,海平面上升,会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活动二:气候变暖导致的危害有哪些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们了解到气候变暖对个人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大家知道气候变暖在全球范围内会造成哪些影响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