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04402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 4.4 探索宇宙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17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
  • cover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 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2、介绍运载火箭。 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 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 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浩瀚的宇宙为题材,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大部分学生都对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与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相一致,动静结合,满足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应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从直观的知识中建构关于宇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讲述: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之为“宇宙”。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神秘的宇宙充满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2、讨论:你认为探索宇宙有哪些困难?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板书:古代)又是怎么来解释的? 小结: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更多的是凭借眼睛和直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继而,编传了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一起回顾,有哪些神话传说。 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古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诸如这样的神话很多很多。国外也有,比如古希腊神话故事、亚当和夏娃、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故事、普罗米修斯,等等······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对宇宙的神往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他们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同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多媒体:张衡、祖冲之、哥白尼、布鲁诺 像他们这样的古代中外科学家还有许许多多。正是在探索宇宙奥秘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经过一代代科学人的不懈努力,人们逐渐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自读课文p51结合手中收集的资料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习。(板书:望远镜) (2)汇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了解更多的望远镜发展史。 ①天文望远镜 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 ④太空望远镜 a介绍天文望远镜 (多媒体) 1610年1月10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 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 小结:望远镜的出现,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 b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 随着科技的发展,观测设备的更新和观测技术的提高,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