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74264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 5.2 能量的转换 教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3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
  • cover
《能量的转换》 教材分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再通过纸风车、搓手、花生给水加热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对能量的形式具有感性的认识,懂得了生活中能量的存在及作用,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对能量的转换有比较零散模糊的认识,如何组织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是本节课重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 、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 、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 、愿意合作与交流。 3 、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 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教学难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教具学具: 温度计、花生、三脚架、烧杯、打火机、石棉网、冷水、铁丝、乒乓球、记录表等。 教学方法: 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如何让纸风车转动起来? 1、教师出示纸风车 2、提问:怎样让纸风车转动起来? 3、请学生帮助示范。 4、提问:问什么纸风车会转动? 5、讲述:纸风车能够转动起来,因为借助了其它的能量,在生活中 能量无处不在,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能量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 (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 二、学习新知 (一)、了解生活中的能量。 1、提问: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能量的资料 2、展示: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能量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 3、讲述: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 就说明有能量在起作用。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能量常见的表现形式:机械能、电磁能、声能、化学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出示:五大类能量) (二):体验能量转化。 1、《搓手游戏》 (1)、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3)、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 食物的化学能→人运动的机械能→摩擦产生的热能) 2、实验:花生米给水加热 (1)、我们已经知道能量可以转换,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小实验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2)、介绍实验器材。 (3)、猜想点燃花生米加热水会有什么结果?实验中我们怎么操作才能知道水加热了? (4)、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温度计的使用、用火的安全教育)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辅导。 (6)、学生讨论:花生米燃烧后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7)、实验完毕汇报交流。 (三)、延伸:寻找身边的其它能量 1、引导:举例说明生活中与电能有关的能量转化的实例,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 2、屏幕出示: 电钻工作时的火花 由 转化成 (动能转化成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 由 转化成 (太阳能转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