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08509

专题九: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4249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专题,生物,遗传,变异,化学,答案
  • cover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学指导书 课 题 专题九: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课型 复习 中考要求 内容知识点要求 生物的遗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了解人类性别的决定人的性别决定与优生、优育理解与认同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与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了解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领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纲 1、生物的遗传 (1)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亲代与子代性状上的相似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出来会打洞) 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 主要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 (2)基因与性状 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性状的概念: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毛的黑色和白色,有无耳垂 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3)基因、DNA、染色体 DNA 染色体与DNA 染色体 DNA 基因 (染色体) 基因 染色体与基因 (染色体) ①每条染色体是由一个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②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③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4)基因的传递过程 体细胞中成对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生物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时候,成对的染色体要互相分离,各有一条染色体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进入配子。 (5)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3)基因组成:如 AA Aa aa 4)遗传特性:一对基因中有显性基因存在的时候,显性基因会把隐性基因掩盖,只表达显性性状;当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5)分析遗传图解,计算概率: 例:能卷舌由显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由隐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 性状表现: 卷舌 卷舌 卷舌 不卷舌 这对夫妇生出不卷舌孩子的概率是25% 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RR Rr rr 2、人类性别的决定 常染色体 22对 人的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 类型:XY或XX 性染色体 数量:1对 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性别决定方式: 女性:XX 产生一种卵细胞 X 注意: 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男性:22对常染色体 + 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 + XX) 男性:22条常染色体 + X 或 22条常染色体 + Y 生殖细胞中23条染色体 女性:22条常染色体 + X 3、生物的变异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一猪九仔,十个相) (1)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太空椒、太空番茄、短腿安康羊等。 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如:晒黑的皮肤、贫瘠背阴瘦弱的种子等。 (2)遗传与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从生物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择优秀品种。 用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杂交,以获得植物新品种。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导生物产生变异,以获得植物新品种。 注:不论哪种方法都是选择对人类有益的可遗传的变异。 4、遗传病 隐性白化病的遗传过程 1)常见的遗传病: 色盲、镰刀型贫血、白化病、血友病 2)遗传病的预防: 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 正常 正常 正常 白化病 5、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趋势: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简单→复杂 1)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