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三弄》教案 教材分析:《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 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 按晋代的笛即现代的箫,这种改编,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清《琴谱谐声》中,有此曲改编为琴箫合奏的曲谱。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徴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说。 梅花以其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气质,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及艺术家们所咏叹的对象。 学生分析:现在的初中生绝大多数喜欢流行音乐,而对我们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不闻不问,为了让他们对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有必要正确引导他们对这类音乐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去了解民族音乐。如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及艺术魅力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八音及分类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厚重的人文及内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教学方法: 综合法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 1学习八音分类,和有关古琴的知识。 2、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1)赏梅:简单介绍梅花的形象、品格等。 (2)听梅:欣赏《梅花三弄》的主题,想象一弄、二弄、三弄的音乐所表现梅花的音乐形象。 (3)唱梅:唱《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让该主题音乐刻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了解什么是“三弄”。 (4)了解古筝曲《渔舟唱晚》表现的音乐意境 (5)学生用古筝试奏乐曲《沧海一声笑》(调动学生积极性,感受民族乐器魅力) 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及古筝曲《渔舟唱晚》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教学过程: 一、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视频(尽快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音乐音乐课堂上。) 二、复习引入: 1、民族乐器分类:吹拉弹打四类 2讲解:八音 。[金石土木丝竹匏革] 3老师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 三、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对梅花了解多少呢? 1、赏梅:放着《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 2、说梅:看完有关梅花的视频后让学生说说梅花的形状、种类、特性等。 3、梅花简介: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腊梅”、“元腊”已有2150年的历史。同时梅花又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 4、听梅: 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现梅花的形象。 5、唱梅: 唱一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让《梅花三弄》主题音乐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7、“三弄”指什么? 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称为“三弄”。 8、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 9、全曲欣赏,要求学生能听出各乐段。 四、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 1介绍:曲目由来,选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2聆听乐曲,边听边讲解乐曲意境 3请学生弹奏古筝曲《渔舟唱晚》(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乐曲) 4学生用古筝试奏乐曲《沧海一声笑》(调动学生积极性,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4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