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17956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7单元3、音乐知识《京剧常识》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30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音乐,知识,格式,教学设计,京剧常识,文艺
  • cover
课题:京剧常识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演唱激发学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 认知目标: 借助信息手段,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器乐等。 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音乐,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京剧脸谱、京剧伴奏器乐等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资料链接: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教学案: 学程 任务 教学内容 (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方案与学生质疑笔记(展示质疑与总结归纳)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由上节课所学习的《唱脸谱》导入,引出京剧。 师:《唱脸谱》和别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 生:举手回答,(加入京剧元素、有多彩的脸谱等)教师评价补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总结的能力) 二、新课新授 (一)、京剧的起源小故事。(以趣深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京剧的行当。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老生、小生 旦:青衣、老旦 净:正净、武净 丑:文丑、武丑 小互动:根据京剧脸谱的图片,指出相对应的行当。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公布正确答案) 小延伸:学生掌握四大行当后,延伸行当背后代表性角色 净:俗称大花脸,代表人物有包拯、曹操等。 丑:蒋干、刘利华等............. (三)、京剧伴奏。 京剧伴奏分为文场跟武场。 文场乐器主要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小海笛、唢呐。 武场乐器主要有:板鼓、拍板、大锣、小锣、钹、堂鼓。 (教师白板图片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三、合作探究 (一)、合唱练习。《戏韵》 1、学生分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2、加入鼓点演唱 提示:演唱时歌词的儿化音,要字正腔圆;要唱出明显的节奏感和轻盈感,有板有眼唱;表达出京剧本身具有的韵味。 (抓住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通过声部的合作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胆自信的表现自我)。 拓展延伸 课下自主欣赏京剧名段,如:《沙家浜》、《霸王别姬》、《苏三起解》、《空城计》等,感受京剧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名家链接 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 ),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3、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名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邢台市南宫市。1900年1月7日出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是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