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23174

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816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统编,上册,语文,必修,学年
  • cover
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基础过关练 (2021湖南永州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辛弃疾,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  ),便不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他是像贾谊、范仲淹一类的时刻(  )的政治家。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  ①  。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  )时,他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因此,辛弃疾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  ②  。我们今天读他的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  )的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无用武之地 望眼欲穿 B.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怀才不遇  望眼欲穿 C.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无用武之地 无能为力 D.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怀才不遇  无能为力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我们今天读他的词,会清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的哭诉和表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2021广东广雅中学高一上阶段测试)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积多年国恨离愁。” (1)这是    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       。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己的情怀。 (2)请分析这副楹联的艺术特色。(不超过60个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下文对历史的缅怀。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词人将酒洒在地上,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旷达之情。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的雄心,也只是落得个“         ———的结局。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传神地勾画了英雄当年驰骋沙场、收复河山的豪壮场景。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庙宇下一片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7)李清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