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课 备课纸 课 题 第4章第1节认识学习 高效学习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纠正学生对学习的误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本质 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可能出现的学习心理问题 3、提供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问题的方法,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组织学习 4、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 难点:认清自己的学习心理问题,并寻找适合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预习要求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课前准备: 请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写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的心理问题。 导入新课: 教师先在课堂上读出学生写出的各种各样的学习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励他们积极行动以改变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 讲授新课: 第四章 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第一节 认识学习 高效学习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想一想下面的哪些行为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哪些行为是不学而能的: ( 识字 行走 睡觉 计算 说话 写字 用筷子吃饭 穿衣 呼吸 使用电脑 ) 一、认识学习 (一)探索学习的奥秘(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学习,还包括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途径,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学生不仅要重视学校学习,还要重视社会大课题中的学习。 (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智力因素 ◆ 观察能力 ◆ 记忆能力 ◆ 思维能力 ◆ 想象能力 非智力因素 ◆ 学习动机 ◆ 学习兴趣 ◆ 恒心毅力 ◆ 学习习惯 二、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一)学习动机不足或过强 学生自白一: 我讨厌学习;上课像在听天书;反正老师也不喜欢我;混日子而已…… 学生自白二: 这次考试我一定要超过某某;为什么我的学习时间总是不够用,晚上通宵好了;快考试了,怎么总感觉胸闷、气喘,唉!又开始头痛了…… 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 ◆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 缺乏自尊心、自信心 ◆ 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过强的表现 ◆ 劳逸无度,打疲劳战 ◆ 过于追求完美 ◆ 学习焦虑,伴随很多不良的生理症状 (二)注意力不集中 它是一种最普遍的学习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形式 ◆ 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 ◆ 容易分心,被其他人或事吸引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了解学习的规律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或技巧 尤其可能忽视了科学的记忆方法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不认为自己学习需要什么科学的方法,而是完全按照自由意志,随性而学。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也是学生科学思维的体现之一。 (四)意志力不坚强 也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之一 学习精神对学习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业精"、"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 他这句话是多么的有分量。 “业精于勤”。在中学时代,有的人为了高分成绩,拼命学习;有的人为了考取重点性的学校,也废寝忘食;有的人为了“业精”,也刻苦钻研。我虽算不上第三种人,但我尽量往这方面靠拢。我认为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怎么行呢?学就是为了得到。于是我把目标锁定在自己获得知识并达“精”的这么一种层次上。每当我学到新的一篇课文时,我尽量找一些与此密切相关的课外书看,以扩大知识面和加深理解;每当我学到新的理科类的知识时,我会努力寻找一些与之相关的辅导书研究,以谋求知识面的又博又精。假如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我想中学时代肯定达不到学业上那种精的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