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模块一 心理健康――幸福人生的基石 中职生心理导航 语文-出卷网- 课题一 健康“心”概念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2.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成长的意义 方法能力目标 1.掌握中职生心理健康标准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情感态度目标 1.注重对自己心理问题的疏导 2.正确理解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健康论坛 心理导航:健康心方向 实践行动:我思故我行 拓展延伸:心随我动 教学环节 必备知识 一、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健康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躯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近年组织开展了“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 (1)自我认识方面: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有心理安全感; (2) 独立性方面: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能够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 (3)情绪方面:情绪基本稳定,心态比较积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4)人际交往方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5)环境适应方面:接受现实、承受挫折,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困难。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说说你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1.心理不健康是一件令人丢脸的事情。 2.坚强的、成功的人不容易患心理疾病。 3.有心理问题的人精神都不正常。 4.心理疾病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5.身体不健康不会引发心理不健康。 心理导航 6.如果偶尔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就是有了心理问题。 7.所谓“悦纳”自我,就是要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 8.心理问题也有对错。 9.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容易患心理疾病。 10.心理疾病或障碍只有在别人看出来时才有必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实践活动 活动一:写给我最好朋友的12封信 同学们的分享: 一年或一学期后,当你收到自己写给自己的来信后,你心里想了些什么呢?请分享给我们好吗? 活动二:电影欣赏 《放牛班的春天》 请同学们观看这部影片,然后谈谈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克服依赖,独立成长 拓展延伸 1.首先要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 纠正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 2.从“家庭保护伞”中走出来。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凡是力所能及的事,都要求尽可能自己做。告诉家人 “我能行”,“我会自己处理了”,我已经逐渐长大了,不能再依赖家人了。如果一直躲在“家庭保护伞”下,那就只能永远依赖别人来生活了 3.丰富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自己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出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 4.以名人为榜样,培养自信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是一个“笨小孩”。老师让学生们制作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哄堂大笑。可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谢谢收看 再 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