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79488

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 自然风光(沂蒙山小调、阿里郎)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音乐 类型: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80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第三,单元
  • cover
《自然风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及处理: 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结合学生特点,本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社会中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蒙古族民歌《天堂》均为描写自然风光的歌曲,以“自然风光”为课题进行教学设计。 渗透知识点: (1)了解民族调式。 《沂蒙山小调》为山东民歌描写沂蒙山的自然风光,徵调式,旋律采用民间传统音乐”鱼咬尾”的手法。清晰呈现起、呈、转、合的规律。 (2)了解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知识点。 《天堂》为腾格尔的一首描写蒙古草原的歌曲,长调歌曲。 长调: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缓慢,音域较为宽广。 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 2.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教材提供了一些音响资料和一些文字的说明,仅利用这些资料是不够的。广泛收集描写自然风光歌曲的相关音响、音像资料,挖掘教学资源,重新进行整合。认真制作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校园平台搜集相关爱国歌曲的作者、作品、背景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好在课堂上交流的准备,带着资料、思考、问题来上课。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职高二年级电气专业的学生,均为男生。经过半年多的艺术音乐课的学习,对音乐的节奏感较强,会识谱。其中有几个学生学过乐器,对于简单的曲谱能够直接演奏。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聆听过大量民歌并能够整体感受民歌。在教学中学生愿意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源与学习。喜欢用apid辅助课堂教学并对GarageBand软件有了较熟练的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民间传统音乐“鱼咬尾”的手法。 能力目标: 能够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 3.情感目标: 学生在赏析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赏析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能够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 教学资源与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公共艺术.音乐篇》网络学习平台。 教法、学法 (一)教法: 示范法、问题法。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教师以示范、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二)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学习平台、网络在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手段及作用 课前准备 课前搜索描写自然风光歌曲及 相关作者、创作背景. 从网络、学习平台中搜集资料。 课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借助学习平台、网络达到课前预习的作用。 学生导入 出示本课课题,按照课前准备让学生出示课前搜索的描写自然风光歌曲的相关资料。 介绍课前预习情况,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以学生为主体,检验课下学习情况,并达到共享的目的。初步了解描写自然风光的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 把课下搜集到的音频、视频与大家分享,直观、形象。 重点体会 集体聆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学生聆听音乐信息。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歌曲作者及历史背景的搜索。 教师引导学生当”小老师”介绍搜索到的信息资料。 引导学生分三个层面介绍: 1. 作者相关信息。 2.歌曲特点。 3.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教师适时进行正确引导总结,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写的沂蒙山风光之美。) 聆听、思考 (民歌,描写自然风光)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者及历史背景相关信息的搜索。 介绍搜索到的信息资料,并进行讨论。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自主聆听及主动学习思考的学习习惯。随音乐感受沂蒙山风景之美。 借助音频文件聆听音乐。借助信息平台进行搜索讨论学习。 总结提升 集团聆听蒙古歌曲《天堂》。 引导学生进行查找歌曲《天堂》属于哪个民族歌曲 长调还是短调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