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79491

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音乐在空中回荡》《四季歌》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75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第一,单元
  • cover
《音乐在空中回荡》《四季歌》教学设计 课题:《音乐在空中回荡》《四季歌》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走进音乐》第三课;学唱歌曲《音乐在空中回荡》和《四季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学唱歌曲《音乐在空中回荡》和《四季歌》,并感受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及内容。 2.能够掌握相关的乐理基础知识。 3.能够掌握演唱时的相关技巧。 教学重点 通过两首作品的演唱,培养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的美,走进音乐,享受音乐。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演唱这两首作品。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欣赏法、比较法、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导入】 【新课】 小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来源于什么吗?(生活) 我们生活当中都哪些地方存在着音乐? (上下课铃声、排球的节奏、走跑跳、商场等一切公共场所等等) 是的,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它在空中回荡…… 《音乐在空中回荡》 这节课我们来学唱两首作品:《音乐在空中回荡》和《四季歌》。 首先我们先来听赏第一首声乐作品。 一、《音乐在空中回荡》 1.带着问题聆听: 作品的演唱形式? 作品的节拍? 作品的风格、情绪、所表达的内容? 2.跟随老师和伴奏唱谱例 3.引导并讲解谱例当中的相关乐理知识; 如:本作品由几句构成?典型的起承转合乐段。第三句“转”中旋律的出现形势———分解和弦、并介绍和弦。 介绍音程(大、小) 讲解弱起等。 4.再次演唱旋律 5.律动:按照节奏念歌词 X ︱X X. X X X︱X— X— ︱ 当 音 乐在 空 中 回 荡 X X X X X X ︱X———X ︱ 曙 光 初 露 在 东 方, 6.填入歌词演唱 7.演唱方法相关讲解、介绍 包括气息、发音、咬字、吐字等。 8.分析歌词含义、作品创作背景介绍。 9.再次带有感情的演唱 二、《四季歌》 1.带着问题聆听: 两首作品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同样是起承转合单乐段,整齐。 不是弱起; 《四季歌》更加欢快; 描写的内容有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演唱形式不同; 2.唱旋律(同时进行对比上一首歌曲) 平缓、无跳跃(最宽到四度音程) 3.大声朗读歌词 解决遇到的问题:是我 知心的 友人;练习后十六节奏 4.填入歌词演唱 5.纠正音准及演唱技巧等 6.相关背景介绍 7.再次带有感情的演唱 三、小竞赛 1.《音乐在空中回荡》分成三组、每组演唱一段歌词,看哪组唱的最好。 2.《四季歌》可采用自荐或同学推荐的方式,请四名同学到台前比赛,一人唱一段,其他同学评选,胜出者给本组加分。 通过这两首歌曲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音乐的美;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们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从而渐渐地能够学会怎样来聆听和欣赏音乐,这就是我们学习、开设音乐课的目的 畅所欲言 带着问题 聆听作品 回答问题 随钢琴伴奏唱谱例 了解掌握后 再次演唱 注意旋律中的大跳 互动 增添学生学习气氛 随钢琴伴奏 共同演唱 再次演唱 带着问题聆听 回答问题 唱旋律 读歌词 随伴奏 演唱 结合课件 分组 调动课堂气氛 让学生参与进来 促使课堂好的开端 让学生带着问题 聆听作品、促使学生能够认真聆听。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再总结 为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打基础,逐步进行。 循序渐进 熟悉歌词 活跃课堂气氛 升华 感受音乐的美 引导学生 回答问题 再总结 循序渐进 先熟悉歌词再演唱 调动课堂气氛 同时起到了复习 巩固的作用 升华 课后作业 课下练习演唱这两首歌曲,带有感情地演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