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5650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草原上湘艺版

日期:2024-06-1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8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草原
  • cover
《草原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全音符X ———,并巩固四分音符X和二分音符X —。 2、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实践有深度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实践有深度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体验。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 双响筒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4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创设教学情景:播放蒙古大草原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跟着《草原上》的伴奏音乐,欣赏大草原的风景,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之美) 三、有感情地品读歌词 《草原上》 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 马儿跑,羊儿叫,这里风光好。 1、师范读 2、生朗读 教师及时点评 3、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示范,加深同学们对草原的印象,为接下去实现深度的情感体验做铺垫;另外单个学生的朗读,可以突出孩子的个性。 四、学唱歌曲,感受旋律的美。 1、听范唱,有意境的“划”音乐 2、轻声跟范唱,有意境的“划”音乐的呼吸。 3、跟琴有感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用听、动、唱多种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的体验。 五、知识技能训练 1、看谱,找出歌曲包含的音符,并由低往高排列出来。 6 1 2 3 5 6 i 2、羽调式音阶基础上的系列练习: 6 1 2 3 5 6 3、读谱练习: 生边划旋律走向,边唱《草原上》唱名谱。 4、读节奏练习。 (1)四分音符X、二分音符X — (2)音符X ——— (3)有感情的读节奏 【设计意图】知识技能训练,是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种过程也只有在有情感美感的音乐中,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才是容易被学生掌握,也乐于被掌握的。 六、有深度情感体验的歌唱 1、注意演唱姿势 2、双响筒在歌唱部分伴奏 3、加入朗诵 4、完整演唱2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创设完整的情境,有朗诵、有乐器伴奏,这样更加丰富音乐的内容,让情感、美感、乐感,一直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七、欣赏蒙古歌曲《鸿雁》,并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鸿雁》是一首优美的蒙古歌曲,在同学们已经的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后,再来个升华。 附:整堂课教学设计说明 1、 这节音乐课,有情感的体验、有音乐风格的感受,知识技能的训练,让音乐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次解决了“唱会、会唱、唱好”的唱歌课设计理念。 2、 教师在创设情景、完整聆听、视唱等环节为学生多次铺垫,充分尊重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的学习特点,为他们在学习中减少阻碍,实践深度的情感体验。 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能让孩子们获得了“审美体验”的同时,能获得“审美经验”。 对他们歌唱表现能力的提高会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