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995779

2022届广州高三联考作文“《钱氏家训》家国情怀”审题指导、相关素材及优秀范文(课件24张)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1931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2届,审题,24张,课件,范文,优秀
  • cover
(课件网) 2022届广州高三联考作文“《钱氏家训》家国情———审题指导、相关素材及优秀范文三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广州10月调研考) 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钱氏家训》流传一千三百余年,全文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篇章,突显“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三大核心价值,其中尤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最为世人称道。千百年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穆、钱基博、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埋首深研中国传统文化,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科学家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呕心沥血。 上述材料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审题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这道材料作文的作文材料与2021新高考I卷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选择经典语句,让考生从中得到启发,写一篇文章。 作文材料背景是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一事,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钱氏家训》自有其独到之处。钱氏家族为何千年不衰,这与《钱氏家训》对钱氏族人的浸润密不可分。《钱氏家训》分个人、家族、社会、国家四个部分,与中国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理念相呼应,同时契合当今时代主题,共同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钱氏家训》代代相传、人人恪守,成就了钱氏经久不衰的门风。有一定积淀的考生,相信会列举中国“家训文化”的一些经典名言,作为论证时的道理论据。 整则材料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钱氏家训》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列举了钱氏家族的杰出人才。 由材料可知,正是因为有了“家训”的教育和引导,钱氏家族才会人才辈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是《钱氏家训》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话,也是材料中考生最容易发挥的一句话。这句话倡导了一种“心怀天下、立身为民”的价值观,它是本题的“题眼”所在。正是受这一价值观的指引,钱氏一门才能人才辈出。他们要么“埋首深研中国传统文化”,要么“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呕心沥血”,不管从文还是从理,都是在报效国家,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考生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围绕“家国之心”,确立中心立意。 由此可知,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话题还是“家国情———。并据此确立作文的核心立意:当代青年要心怀天下、立身为民,在报效国家的同时实现自我。这也就是“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当然,“家风”也是材料所暗含的一个关键词,钱氏一门人才济济,正是其“家风”使然。但我们不能把立意停留在“家风”上面,不能就“家风”写“家风”。材料特别强调了“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这句话,后面列举的六个人物,也都是在国家层面做出贡献的人,因此,“国家与个人”才是作文立意的正确着眼点。如果仅仅着眼于“家风与个人”,算“基本符合题意”。 写作时,不单要写出材料给自己的“启示意义”,还要做到“结合材料”,切不可把材料完全丢开。 至于行文思路的搭建,可以是“并列式”,突出《钱氏家训》对于当代青年人的启发有哪些;也可以是并列和递进结合式,先写是什么、为什么,再写怎么做,也即论述优秀“家训文化”传承的当代思考;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躺平”“精致利己主义者”等现象,写出文章的论证深度和现实思考。 【参考立意】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