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2 函数 【学习目标】 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 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变量的实际意义。 2、难点: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变量。 【自主学习】 世界是变化的,客观事物中存在大量的变量,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变量、函数和函数值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自学提纲】 1、下面每个问题中有几个变量? 2、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问题1 :亚运会火炬手以3米/秒的速度跑步前进传递火炬,传递路程为S米,传递时间为t秒,填写下表 t(秒) 1 2 3 4 s(米) ? ? ? ? 怎样用含t的 式子表示 s? _____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当 确定一个值时, 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问题2 :弹簧的长度与所挂重物有关.如果弹簧原长 为10cm,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试填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Kg) 1 2 3 4 5 弹簧长度(cm) ? ? ? ? ? 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 L(cm)? 问题3 :用10 m 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若改变长方形的长度,长方形的面积会怎样变化。 一边长为X( m ) 4 3 2.5 2 … 另一边长为 ( )(m) ? … 长方形面积(m2) … 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m2),一边长为x,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长方形的面积s? 【合作学习】 (一)上述三个问题有共同之处吗? 请同学们分组交流。 1 、每个变化的过程中都存在着 个变量, 2、当其中的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在随着 。 3、当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 。 (二)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一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年份 人口数/亿 2006 13 2007 13.22 2008 14 2009 15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由此我们不难总结出:①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 ,y是x的 . ②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 . 基础训练:1、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自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 ①s=3t ②L=10+0.5m ③ s=x(5-x) 2、下列各式中,x都是自变量,请判断y是不是x的函数,为什么? ①y=2x ②y= ③∣y∣=2x 例题:求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2x (2)y= (3)y= 注意:我们在巩固函数意义理解认识及确立函数关系式基础上,又该学会如何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和求函数值的方法.知道了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函数关系式的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知识归纳】 (1)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于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它是否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二是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2)常量和变量是相对变化过程而言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如在S=υt,若S一定,则υ、t是变量,若υ一定,则s、t是变量; (3)不要误认为字母就是变量,如π就是常量。 【课题训练】 1、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 ____ 是自变量,___ 是___ 的函数,关系式_____ 。 (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 m2 ,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 __ _是自变量,___ 是___ 的函数,关系式_____ 2、校园里栽下一棵小树高1.8米,以后每年长0.3米,则n年后的树高L与年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 3、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