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44459

1.3 庖丁解牛 第1课时 课件+音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005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庖丁解牛,1课时,课件,音频
    (课件网) 庖丁解牛 第一课时 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中说,庄子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惊魂甫定,发现:竟是朝暾tūn夕月,落崖惊风。 我们读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朝暾夕月:早晨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 落崖惊风:景观壮美,撼人心魄。 新课导入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把握寓言的寓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文本虚构出庖丁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 悟出为人处事、学习生活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文本的研读,使学生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在 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做到 “踌躇满志”地为人处事。 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造化把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xù”(枯瘦的项颈,发黃的面容,形容非常饥瘦)的哲人身上。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论证了人处世间能“保身” “全生”的方法。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 “全生”。 写作背景 解题 厨师 厨师的名字 (周朝前,一般平民有名无姓,平时人们就用职业加名称呼。) 剖开,分解牛的肢体 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朗读课文 庖丁解牛《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huā然向xiǎng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hé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