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60501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人类对原子结构的 认识 课件(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10401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基本,24张,课件,认识,原子结构
  • cover
(课件网) 原子结构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哲学原子论 Philosophical Atomism 无物能有无中生 无物能归于无 磨损的楼梯引发古代哲学家对物质本源的思考 切割圆锥体模具说明微粒的存在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化学元素由 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保持其本性不变。 哲学原子 (公元前2400年) 实心球体(1803年) 道尔顿 d (1897年)汤姆生 实验: 取一真空玻璃管,两极金属连接高压 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结论:阴极射线中粒子带负电荷 汤姆生原子模型 1903年 哲学原子论 (公元前2400年) 实心球体 (1803年) 道尔顿 汤姆生 西瓜模型 (1903年) 卢瑟福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α粒子 金箔 预计现象: 体积非常小 带正电荷 质量比电 子大很多 又薄又均匀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 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原子所有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原子核。 原子核带正电荷。 哲学原子论 (公元前2400年) 实心球体 ( 1803年) 西瓜模型 (1903年) 道尔顿 汤姆生 核式模型(1911年) 卢瑟福 氢原子发射光谱 图 明年计划 科学探究的过程 建立模型 提出假设 修正模型 实验论证 of 15 25 玻尔行星模型 太阳系中行星运动 哲学原子论 公元前(2400年) 实心球体 (1803年) 西瓜模型 (1903年) 核式模型 (1911年)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行星模型 (1913年) 玻尔 哲学原子论 (公元前2400年) 实心球体 (1803年) 西瓜模型 (1903年) 核式模型 (1911年) 行星模型 (1913年) 量子理论(1920年~)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德布罗意 波恩 海森堡 薛定谔 ……. 电子层模型示意图 +11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发现了中子。 1918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发现了质子。 原子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 相对原子质量 16O 8 16 15.9949 18O 8 10 17.9992 35Cl 34.969 37Cl 36.966 元素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8 8 8 18 17 18 17 35 17 20 17 37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12m12C=1.661 ╳ 10-27千克 m质子=1.672 ╳ 10-27千克 m中子= 1.674 ╳ 10-27千克 ≈ 质子数 + 中子数 m电子=9.109 ╳ 10-31千克 X A Z 核电荷数 电子层 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H He 1(K) 1 2 Li Be B C N O F Ne 1(K) 2 2 2 2 2 2 2 2 2(L) 1 2 3 4 5 6 7 8 Na Mg Al Si P S Cl Ar 1(K) 2 2 2 2 2 2 2 2 2(L) 8 8 8 8 8 8 8 8 3(M) 1 2 3 4 5 6 7 8 1~18号元素的原子各电子层上电子数 稀有气体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1(K) 2(L) 3(M) 4(N) 5(O) 6(P) 2He 2 10Ne 2 8 18Ar 2 8 8 36Kr 2 8 18 8 54Xe 2 8 18 18 8 86Rn 2 8 18 32 18 8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整体趋势是什么。   由内向外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 2n2 (n代表电子层数) 由内向外分层排布   最外层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 8个(K层2个) 根据上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K和Ca两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元素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1(K) 2(L) 3(M) 4(N) 5(O) 6(P) 19K 20Ca 2 8 8 1 2 8 8 2 电子迁移 焰色反应 知识迁移 原子未来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