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552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开放性理解默写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7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开放性,理解
  • cover
开放性理解默写:根据特定“意象”、“意境”、情感、主旨等要求,答案不唯一的理解性默写。 例: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 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 1.湖南省长沙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大雁有春季南归、秋日北回的生活习性,故古典诗词中常用它来表达离愁别绪、思归思亲,如唐诗中的“ , ”,又如宋词里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玉维《使至塞上》或: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 注:其他诗句,只要是唐诗,有大雁意象,且表达离愁别绪、思归思亲的情 2.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_____,_____”。 示例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示例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由于“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与人的悲愁相一致的特点,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水”便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了。如“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示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鸥、鳞。 4.湖南省三湘名校五市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诗·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诗句,毛传释“蜉蝣”为“朝生夕死”,此后这个能形象说明生命短暂而又渺小的“蜉蝣”,就成了古诗词中的常客,如“ , ”。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蜉蝣蔽朝夕 蟪蛄疑春秋 人生在世数蜉蝣 转眼乌头换白发 借问蜉蝣辈 宁知龟鹤年 5.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高三双基考试 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 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比如:“ _____,_____ ”。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6.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 如烟、如丝的春雨滋润万物生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审美对象,频频见诸古人笔端,如:_____,_____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 绿杨春雨 金线飘千缕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荫来 7.山东省胶州市2022届高三级部12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小楼”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诗人们借助“小楼”,寄寓着思念、闲适、落寞等情感。例如:_____,_____。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寄寓自己的情感,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