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33912

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4688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1.2,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课题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单元 2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会画垂线,并在画、折等操作活动中探索、掌握垂线的性质。 3.从生活实际中感知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两直线垂直的概念,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的性质。 难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在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1、同一平面内,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对顶角的性质是什么? 观察下面图片,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线吗? 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相交线并猜想特殊位置关系 由主题图入手,观察图中纵横交错的线,收集自己了解的信息(相交和平行的知识),发现特殊的信息(相交成直角),建立新知的表象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众多信息中收集需要信息的能力。 讲授新课 1. 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叫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把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 表示:AB⊥CD,垂足是点O(图1),m⊥n,垂足为点O或者:AB⊥CD于O(图1),m⊥n于点O 推理格式:∵AB⊥CD于O,∴∠AOC=90°(垂直定义);(性质) ∵∠AOC=90°,∴AB⊥CD(垂直定义)(判别) 问题: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相交成的每个角都是直角吗?为什么? 2.完成“做一做”中的三个问题 (1)你能借助三角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2)如果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3)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试试看! 3.“想一想”(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画垂线方法:一落,二移,三过,四画线) (1)在图1中,点A在直线l上,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2) 在图2中,点A在直线l外,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结论: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 如图3 点 P 是直线 l 外一点,PO⊥l,点 O 是垂足.点 A,B,C 在直线 l 上,比较线段 PO,PA,PB,PC 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及图见课本42页,学生用工具在课本上完成,得出结论) 结论: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 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如图线段AB的长度就是点A到直线L的距离。 课本42页“议一议”中“跳远成绩”实质是几何上的什么?体育老师这样测跳远成绩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学生自主完成,组内交流答案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讨论,派代表展示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老师进行订正不科学的表述 从建立新知的表象到新知的构建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我觉得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且要相信学生能够发现。所以,在构建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书中发现对于垂直的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学生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感受成功学习的成就感。而学生自己发现的虽然深刻,但却是细线条,作为老师要把他们印象中的细线加粗、印象加深,所以设计了新知回归生活、科学判断是否垂直和动手折叠感受垂直的环节,即及时巩固新知又传递学习知识的过程方法。即受之于饵,又受之于渔。 在认识垂直的基础上让学生去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一个从表象到实体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了垂直的生成过程和垂直与其他相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