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496201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2课 歌曲 《月亮月光光》花城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3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课,歌曲
  • cover
《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所给的材料和乐器尝试进行声音的探究,并运用到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中去。 2、能主动参与即兴式节奏创编活动,学会与人合作表现“月夜”的美。 3、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台湾民谣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用所给的材料尝试进行声音的探究和节奏的创编,并运用到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中。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玩节奏游戏:模仿节奏的游戏 : 4/4 X X X 0|X X X O|。 二、新授歌曲。 1、弹奏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 (1)刚才听到的音乐名字叫《月亮月光光》,学生边听边感受它的情绪、速度、力度。 (2)这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创作的歌曲,今天我们就用身边的材料和乐器,为这首歌曲创设意境,表现美丽的月夜,好吗? 2、整体感受歌曲,哼唱主旋律。 (1)学生仔细听歌曲,问学生歌曲中都唱到了些什么 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2)师归纳,请同学们翻开书,跟随着琴声哼唱和感受歌曲的主旋律。 (3)老师解释台湾方言,学生随着歌曲优美的旋律朗读歌词。 (4)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演唱歌曲,老师纠正唱得不准确的地方,一字多音的唱法。 三、学生主动参与节奏创编。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三角铁、蛙鸣器、还有刚才用到的小纸条。你们想用它们来表现夜晚的什么呢?(老师播放音响,学生自己探索) 2、老师伺机问:同学们用小纸条表现的声音好像夜晚的什么声音?(风声);风有大小吗 (大风和微风)。 3、师生一起表现力度,并板书。 4、老师出示三角铁,想用三角铁表现月夜的什么呢?(宁静、钟声等), 5、老师弹琴,生表现柔柔的清风。 6、一眨眼,当你来到池塘边,你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 (老师边说边在背后敲击蛙鸣器)(青蛙的叫声)老师教学生蛙鸣器的演奏方法,青蛙是怎样叫的呢 (学生自己拿着蛙鸣器尝试创作,老师启发,并板书,随着音乐表现。) 7、用所给的音乐材料合作表现“月夜” (1)想象一下,表现一下: 学生讨论怎样表现夜晚,会更美?(老师启发,学生排序,播放录音,进行声部叠加的尝试。 (2)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自己表现月夜,学生自由表演,一个一个依次加入演奏: “明亮的”月光; “柔柔的”清风; “远处的”蛙鸣; (3)学生完整的表演美丽的月夜,一个个乐器依次出来表现月夜。(老师指挥,学生边唱边表演合奏) 四、拓展延伸,深化领悟。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月亮月光光,大家想进一步挑战自己吗 (想)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关于月亮的古诗--《静夜思》,老师想把这首古诗融入到刚才那首歌的旋律当中,大家先把古诗朗诵一遍,然后尝试唱一唱。 3、学生跟着伴奏音乐演唱《静夜思》。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月亮月光光》,大家都学会了吗?那老师布置一个任务给你们,请同学们回去把这首歌曲唱给你的家人听吧! 六、板书设计: 月 亮 月 光 光 P mf P 风 X - - - | X- - - | 蛙 X X O O | X X O O | 教学反思: 《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创作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温馨亲切,易于学生表现。因此,我想把这首歌作为一个载体,把“声音的探究”作为整个音乐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一起来感受、欣赏、营造美丽的月夜,启发学生对声音的探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进行了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后,我对最初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剖析,确定了教学思路,以下仅就本节课教学做反思: 1、“声音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月亮月光光》歌曲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如果单纯让他们听乐曲,学生兴趣很容易丧失。于是我给学生准备了“小纸条、三角铁、蛙鸣器”,让学生选择表现什么?怎样表现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