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9934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8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探究,成分,特性,实验,教学设计
  • cover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2)、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定骨的成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试股成人骨的压力数据理解还将有成分与物特性有密切关系; (2)、通过燃烧和溶解实验,使学会鉴定骨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探究式实验,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的激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骨的成分是决定骨的物理特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鉴定骨的成分,理解骨的成分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实验器具】新鲜鲢鱼的肋骨、碳酸钙粉末、稀盐酸、清水、 解剖盘、镊子、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实验前的准备:   对于鉴定骨的成分实验,煅烧的骨我选用长而薄的鱼肋骨,脱钙骨我选用细而长的小的鱼肋骨。这样我认为会效果较好些,还可以节省时间。骨的脱钙需要较长时间,我在课前预先做好一份,待学生在实验操作完毕后,可以先观察我预先做好的那份实验结果。在学生做实验前,必须强调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骨,以防灼伤等。 二、知识介绍: ?? 有机物:一般容易燃烧的物质; ?? 无机物:一般不易燃烧的物质。 ?? 补充:有些无机物在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时能被溶解出来。 三、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1)、体验感知:请同学们从解剖盘中取一根鲫鱼的肋骨,用手轻轻地将肋骨折弯,你会感觉到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 (2)、思考问题:骨为什么具有这种物理特性呢?骨具有什么成分和特性呢? 2.做出假设: (1)、阅读课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各种动物的骨研磨成骨粉,骨粉含有丰富的钙质。骨也可以熬制骨胶,骨胶的黏合力很强。 (2)、依据这些事实做出假设: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钙(无机物)、有机物。 3.设计与实施方案: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 (1).实验组:取鲫鱼的相同部位的鱼骨共2块,并将鱼骨清洗干净;将一块鱼骨放在稀盐酸中浸泡20分钟,将浸泡在稀盐酸中的鱼骨取出,用清水洗净; (2)、用酒精灯烧另一块鱼骨,烧2-3分钟,用酒精灯烧的鱼骨用解剖针敲击,用稀盐酸浸泡的鱼骨对折弯曲,另一块敲击且弯曲; (3)、对照组:再取鱼骨1块,不做任何处理与实验组进行对比。 4.观察实验现象及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 与分组 实验组 对照组 Ⅰ Ⅱ ? 实验 方法 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 用稀盐酸浸泡鱼骨 不做处理 结果 鱼骨变硬、变脆 鱼骨变得柔软、有韧性 既坚硬又有弹性 鉴别 方法 用解剖针敲击 对折弯曲 敲击和弯曲 结果 鱼骨出现裂纹或粉碎 对折后会还原,不易折断 比较坚硬,不易对折,不易折断 ? 分析实验现象 酒精灯燃烧掉了鱼骨中的有机物,无机物会使骨变硬、变脆 稀盐酸溶解了鱼骨中的无机物,有机物会使骨变得柔软、有韧性 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骨中比例平均,骨既坚硬又不易粉碎或不易折断而且,又有弹性 5.实验结论。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钙(无机物)、有机物。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 6.交流与讨论: 【思考与练习】  1.骨为什么既坚硬又有弹性? ????答:因为(1).骨燃烧后燃烧掉了有机物,剩余了无机物。无机物可以使骨骼变得更硬脆,使得无机物含有钙,所以骨的主要成分是钙。(2).骨在稀盐酸中浸泡后溶解了无机物,剩余了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增加骨的柔韧性,所以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2.青少年为什么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应该有哪些正确姿势? ??答:因为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随年龄而变化,所以儿童和青少年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