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517785

教科版(2001) 六年级下册3.4《日食和月食》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04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01,六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教案
  • cover
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第4课《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课题 日食和月食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月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推理。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利用证据开展推理,培养实证的意识。 意识到模拟实验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我们可以借助日食观测镜或小孔成像法观察日食。 重点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观测“日食”现象 难点 理解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形成的原因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1.模拟三球运动:手电筒、乒乓球(或小球)、地球仪(或大球)。 2.模拟日食:大圆片(或墙上时钟)、小圆片(或瓶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1.引入2020年6月在深圳观测日食。(PPT出示观测日食的图片) 小结:我们可以借助日食观测镜或小孔成像法观察日食。 观看“日食”视频,提出问题。 PPT播放“日食”视频; 问题:日食现象有什么特点? 提示: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遮挡物是圆形或球形的;3.遮挡物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遮挡物是运动着的。 根据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推测? (PPT出示地球轨道内侧星球运行图) 提示:遮挡物可能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星球,通过地球轨道内侧星球运行图,我们发现能挡住太阳的可能是水星、金星或月球。 回顾 观察、思考 推测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有部分学生对日食的认识缺少形象的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分析日食的现象出发,让学生根据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探索 1.搜寻证据 (1)PPT出示太阳、水星、金星、月球、地球的位置图片 提示:水星、金星距离地球很远,而月球离地球较近。 PPT出示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月球、金星、水星图片 提示:从地球上看到的四个星球的大小,我们发现只有月球和太阳看起来“差不多大”,金星和水星看上去像一个小点。金星和水星挡住太阳时,我们看到太阳上出现一个小黑点,天文学上称为金星凌日和水星凌日。这些证据说明了遮挡物只能是月球。 2.模拟三球运动 PPT出示模拟实验的材料 提示:手电筒模拟太阳、乒乓球模拟月球、地球仪模拟地球 播放视频:模拟“日地月”三球的运动 解说:用乒乓球绕地球仪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仔细观察地球上月球的影子。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上,月球就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3.模拟日食 (1)PPT出示模拟实验的材料 (2)提示:大圆片模拟太阳、小圆片模拟月球、眼睛模拟地球上的观测者 (3)播放视频:模拟日食现象 解说:左手遮住左眼,右手拿起月球圆片,调整距离,使月球圆片离眼睛的距离较近,从西边向东边运动,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将月球圆片在眼睛正前方时观察到的现象画图记录下来。 PPT出示观察记录单 提醒学生暂停视频播放,开展模拟实验并完成观察记录。 观察、思考、分析 开始探究操作,仔细观察地球上月球的影子。 带着观察任务开始模拟实验,完成观察记录单。 学生借助近大远小的科学经验,有理有据地否定了“遮挡物可能是金星或者水星”。这是科学探究中一个证伪过程。 掌握模拟实验的方法,理解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实验视频直观、高效,有利于学生厘清操作要点,引导学生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推理。 研讨 提问:模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