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 》是湖南文艺-出卷网-出版的九年级(上册)音乐书中的教学内容。我设计的是一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包括欣赏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唱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以及用不同的形式创演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看、听、唱、演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台湾校园歌曲的音乐风格,从而了解和热爱台湾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切分节奏的唱法。 过程与方法:以“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为主线,通过“欣赏澎湖美景、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创演歌曲”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情境体验、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情感价值观:1、体验协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的参与中,唤醒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设想:本课立足“外婆的澎湖湾”一歌,通过“看”———通过媒体播放澎湖美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听”--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为后面的学唱做铺垫。“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并解决学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一步了解这首台湾校园歌曲及其创作背景。整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围绕以情助学,在乐中学,由学而乐。 教学重点: 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难点: 1.唱准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2.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各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具准备: 钢琴、 打击乐器(沙锤、铃鼓)。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童年》,直到响上课铃。 一.组织教学 1.1师生问好 1.2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一首《外婆的澎湖湾》,走进别人童年的记忆里。 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在播放歌曲的同时用多媒体放台湾风景名胜图片) 师:这首歌讲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记忆,同学们,你们知道澎湖湾在哪里吗? 图片:澎湖湾地图。 师:从卫星上俯视地球,在祖国大陆东南方,浩瀚的海面上,有一个形状像芭蕉叶片的狭长岛屿,那就是我们美丽富饶、迷人多姿的台湾岛。澎湖湾位于台湾岛的中部,属于台湾省的澎湖县。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播放《童年》,勾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感激,学生学会歌曲后,演唱时自然会唱得更投入,更有激情。 二.新授 2.1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童声版) 介绍作者 师:在台湾,叶佳修被称为“乡村田园歌谣始祖”, 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这首歌曲的原唱是潘安邦。 叶佳修于1980年在唱片公司安排下认识了潘安邦,知道了潘安邦童年在澎湖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为他写下这首歌,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湾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潘安邦住在台湾的外婆也如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 2.2 学唱歌曲 学唱第一乐段 1. 读歌词,纠发音 师:这首歌曲描述了作者童年时的美好时光,那这歌词究竟美在哪呢?(师生共读第一乐段歌词) 生:阳光、海浪、沙滩…… 师:校园歌曲的特点是每一个后缀音都要归到韵母上,师领读: 澎湖湾 海蓝蓝 两对半 2.解决小切分节奏 师:这么美丽的澎湖湾,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她吧! 生:跟琴小声哼唱第一部分。 师出示带有小切分节奏的旋律。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比比谁的耳朵灵”。这是四条打乱顺序的旋律,我用钢琴弹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