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77697

4.4.4输血与血型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6125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4.4,输血,血型,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为了抢救伤者,医生决定给伤者输血。 假如你是医生: 在输血前应该先做什么呢? 如何在血库中选择血液给伤员输血呢? 鉴定伤者的血型。 选择与伤者血型一致的血液。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学习目标 说出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血量 概念:动物循环系统内所含血液的总量 含量:占体重的7%~8% 功能:体内血1量的稳定,对于维持身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7%~8%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危机生命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血型发现 17世纪 哈维 发现血液循环以后,人类就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 1667年 法国哲学家 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雷兹 1829年 英国医生 布伦德尔 1900年 奥地利医学家 卡尔·兰德斯坦纳 将25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个病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输血,结果当然没有成功。 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这一次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以后的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 发现了人类的血型。将人类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确立了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凝集 某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红细胞会黏在一起。 红细胞不凝集 某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红细胞却不会黏在一起。 人类的红细胞表面含有两种凝集原(即抗原)———A凝集原、B凝集原 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所带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 含A凝集原 含B凝集原 同时含 A凝集原 B凝集原 无凝集原 A型 B型 AB型 O型 人血清中含有与凝集原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即抗体)分别为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 血清 无 A凝集原 抗B凝集素 B凝集原 抗A凝集素 A凝集原、B凝集原 无凝集原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A凝集原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B凝集原 凝集成团 血型鉴定方法 A型标准血清 (含抗B凝集素) B型标准血清 (含抗A凝集素) 血清 甲 A型 乙 B型 丙 AB型 丁 O型 其他血型系统 Rh型 MN型 Q型 Rh血型分为Rh阳性华人Rh阴性,我国人群中有99.7%的人是Rh阳性血型,只有0.3%的人是Rh阴性血型。所以,Rh阴性血型属于稀有血型,因此被称为“熊猫血”。 安全输血 某人的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O 安全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 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血 AB型血的人,还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A型血和B型血 A B AB O 万能受血者 万能输血者 成分输血 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地输入某一血液成分 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急性白血病患者 缺少血小板 大面积烧伤患者 缺少血浆 贫血病患者 缺少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红细胞 《献血法》现行规定 国家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献血者每次采集血量200~300ml 全血采集间隔时间为6个月 成分血(集采血小板)采集间隔时间4周以上 鲜血会影响健康吗? 人体的血液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的血液则贮存在肝、脾、肺等体内”血库“中,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5%-10%,这完全可以依赖自身的代偿和造血能力。非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有利于新城代谢。 课堂小结 血量 安全输血 无偿献血 血型 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ABO型血:A型、B型、AB型、O型 原则:输同型血 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课堂检测 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B.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300一6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输血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